西亚试剂优势供应上万种化学试剂产品,欢迎各位新老客户咨询、选购!
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A33471-25g | 亮蓝 | ≥85.0% | 25g | 54.00 | 54.00 |
|
|
A33471-100g | 亮蓝 | ≥85.0% | 100g | 257.00 | 257.00 |
|
|
A33471-500g | 亮蓝 | ≥85.0% | 500g | 864.00 | 864.00 |
|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MSDS
质检报告
采购询价
1. 基本结构:亮蓝的分子式为C37H34N2Na2O9S3,相对分子质量为792.84。
2. 物理性质:亮蓝通常以有金属光泽的深紫至青铜色颗粒或粉末形式存在,无臭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亮蓝色,在弱酸性条件下呈青色,强酸性时呈黄色,而在沸腾碱液中则呈紫色。
3. 溶解性:亮蓝在水中的溶解度很高,在21°C时每100毫升水可以溶解18.7克亮蓝。它也可溶于乙醇(1.5g/100mL,95%乙醇,21℃)、丙二醇和甘油。
4. 稳定性:亮蓝具有优良的耐光性、耐热性、耐酸性、耐盐性和耐微生物性。它能耐受柠檬酸和酒石酸等常见有机酸,但在碱性环境中可能会发生变色。
5. 安全性:根据动物实验,亮蓝的急性毒性极低,大鼠口服LD50大于2克/千克,ADI(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12.5毫克/千克。
6. 应用范围:亮蓝广泛用于食品行业,如饮料、糖果、糕点等的着色。由于其强烈的色度,通常与其他食用色素配合使用,最大用量为25毫克/
GHS分类
根据GHS(全球协调系统)分类,亮蓝被归类为无危害类别。这意味着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它不会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显著的危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处理或忽视其潜在的危险性。
安全术语
- R33:有累积效应的危险品。这表明长期或大量接触亮蓝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来减少暴露风险。
风险术语
- R33:同样指出亮蓝具有累积效应的风险,需要关注长期暴露的影响。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吸入亮蓝,应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并咨询医生。
-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应就医。
- 眼睛接触: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并立即就医。
- 食入:漱口,禁止催吐,并立即就医。
消防措施
- 灭火剂:可以使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 特别危险性: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因为这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泄漏应急处理
-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 环境保护措施: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操作处置与储存
-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处置应在具备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换气设施的场所进行。
-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7°C。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 职业接触限值:对于亮蓝的职业接触限值,目前没有具体规定。
- 个体防护装备:呼吸系统防护可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或携气式呼吸器;手防护可戴橡胶耐油手套;眼睛防护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皮肤和身体防护可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的具体方法需参考相关法规和标准。通常,含有亮蓝的废弃物应按照有害废物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1. 感官要求
- 颜色与状态:亮蓝通常呈现为有金属光泽的深紫色至青铜色颗粒或粉末。其无臭的特性使得在食品加工中不会影响食品本身的风味。
- 溶解性:亮蓝易溶于水和乙醇,但不溶于油脂。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18.7g/L(21℃),这一性质使其成为多种饮料和冷冻饮品的理想着色剂。
2. 理化指标
- 干燥失重:亮蓝的干燥失重不应超过10%,这保证了其在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 水不溶物:水不溶物含量应低于0.2%,确保亮蓝在使用时能够有效地溶解并均匀分布在食品中。
3. 安全指标
- 重金属含量:铅的含量不应超过百万分之0.0001,砷的含量也需控制在极低水平。这些严格的限制是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防止重金属摄入过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 微生物限度: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g,霉菌和酵母菌数也分别不应超过100个/g,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出。这些标准确保了亮蓝的卫生安全,避免因添加剂污染而影响最终产品的安全。
4. 鉴别试验
- 化学鉴别: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如将亮蓝样品溶于水中后进行光谱分析,确认其最大吸收波长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从而验证其身份。亮蓝的最大吸收波长应在630±2nm范围内。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