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试剂优势供应上万种化学试剂产品,欢迎各位新老客户咨询、选购!

登录

¥0.00

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CAS RN: 574-12-9 | 产品编码: D1137363

大豆异黄酮-西亚试剂有售,大豆异黄酮分子式,大豆异黄酮价格,西亚试剂有各种化学试剂,生物试剂,分析试剂,材料试剂,高端化学,耗材,实验室试剂,科研试剂,色谱耗材www.xiyashiji.com

大豆异黄酮,≥40.0%

≥40.0% 大豆异黄酮 C15H10O2 222.24 文档:
订货编号 产品名称 规格 包装 原价 现价 数量 操作
A22824-20mg 大豆异黄酮 ≥40.0% 20mg 146.00 146.00

* 如需大包装,请点击“大包装询价”按钮(对于某些产品我们无法提供大包装)。
* 西亚试剂会经常复审储藏条件以对其进行优化,请以在线目录为准,敬请留意。
* 更多信息,请联系销售部:400-990-3999 / sales@xiyashiji.com 。任何货期、规格或包装方面的需求,请联系我们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采购询价

一、基本结构

大豆异黄酮属于多酚类化合物,是黄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它的分子骨架由两个苯环通过三碳桥连接而成,形成一系列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主要包括染料木素(Genistein)、大豆苷元(Daidzein)和黄豆黄素(Glycitein)。每种异黄酮根据取代基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分为游离型异黄酮苷元(如染料木素、大豆苷元、黄豆黄素等)和结合型异黄酮糖苷(如染料木苷、大豆苷、黄豆苷等)。

二、物理性质

1. 外观形态

- 纯的大豆异黄酮为无色晶体,工业上的大豆异黄酮产品通常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

- 不同种类的异黄酮在形态上有所不同,例如染料木黄酮为无色片状结晶,而黄豆苷元为无色针状结晶。

2. 熔点

- 合成的黄豆苷元熔点为320-321℃(分解),合成的染料木黄酮熔点为295-296℃,合成的以及从大豆胚芽中提取的黄豆黄素熔点为337-339℃。

3. 溶解性

- 大豆异黄酮可溶于甲醇、乙醇、吡啶、乙酸乙酯及稀碱液中,但不溶于水、石油醚和苯等溶剂。

4. 紫外吸收特性

- 大豆异黄酮在紫外光区有特征性的吸收峰,这有助于其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化学性质

1. 酸碱性

- 大豆异黄酮因含有酚羟基而显酸性,可溶于碱性溶液中。

2. 还原性

- 大豆异黄酮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这是其抗氧化作用的基础。

3. 水解反应

- 大豆异黄酮中的共轭苷在热和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去掉丙二酰基和乙酰基而转化为葡糖苷。在强酸高温或酶存在的条件下,也可发生水解反应,去掉葡萄糖基而转化为相应的异黄酮苷元。

4. 与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

- 大豆异黄酮可能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和生物

1. GHS分类:大豆异黄酮通常不属于《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的范畴,因为它是一种天然存在于大豆中的化合物,而不是合成化学品。然而,由于其具有弱雌激素活性,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系统。

2. 安全术语:根据现有研究,大豆异黄酮在正常食用量下是安全的。它被广泛用于膳食补充剂中,特别是在更年期妇女中用于缓解潮热和其他症状。

3. 风险术语:长期大剂量摄入大豆异黄酮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乳腺疼痛等。此外,由于其植物雌激素的特性,可能会增加某些激素相关癌症的风险。

4. 急救措施:如果意外摄入过量大豆异黄酮,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医生可能会根据症状提供相应的治疗。

5. 消防措施:大豆异黄酮作为固体粉末,不易燃。在火灾情况下,应使用适当的灭火设备和方法,但不需要特殊的消防措施。

6. 泄漏应急处理:如果发生泄漏,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口罩和手套),避免吸入粉尘,并小心清理泄漏物。

7. 废弃处置:废弃的大豆异黄酮应根据当地法规进行处理。通常,它们可以作为普通家庭垃圾丢弃,但最好是咨询当地废物管理部门以获取正确的处置方法。

8. 安全数据表:大豆异黄酮的安全数据表应由专业人员编制,包含上述所有相关信息,以及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毒性信息、储存条件、包装要求等。

1. 总异黄酮含量

- 定义: 指样品中所有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总量。

- 测定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常用的分析手段。

- 标准要求: 根据不同产品和应用,总异黄酮含量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但通常会在产品标签或说明书中注明。

2. 单一异黄酮含量

- 主要种类: 包括金雀异黄酮、大豆苷元、染料木素等。

- 测定方法: HPLC可以分别测定各单一异黄酮的含量。

- 标准要求: 不同应用可能对各类异黄酮的比例有不同的要求。

3. 纯度

- 定义: 指有效成分占总重量的百分比。

- 测定方法: 通过HPLC或其他色谱技术进行定量分析。

- 标准要求: 纯度通常应在90%以上,具体数值依产品类型而定。

4. 水分

- 定义: 样品中水的重量百分比。

- 测定方法: 常采用卡尔费休滴定法或烘箱干燥法。

- 标准要求: 一般要求水分控制在5%以下,以确保稳定性和延长保质期。

5. 灰分

- 定义: 高温灼烧后残留的无机物质重量百分比。

- 测定方法: 通过高温灼烧法测定。

- 标准要求: 灰分应尽量低,通常不超过1%。

6. 重金属含量

- 定义: 样品中铅、汞、砷、镉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 测定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

- 标准要求: 各类重金属含量必须符合国家或国际安全标准,如铅≤10 ppm,汞≤1 ppm,砷≤3 ppm,镉≤1 ppm。

7. 农药残留

- 定义: 样品中残留的农药及其代谢物的含量。

- 测定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等。

- 标准要求: 农药残留量应低于国家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s)。

8. 微生物限度

- 定义: 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包括细菌、霉菌、酵母等。

- 测定方法: 微生物培养法。

- 标准要求: 总菌落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大肠菌群等应符合药典或相关标准的规定。

9. 溶剂残留

- 定义: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在最终产品中的残留量。

- 测定方法: 气相色谱法(GC)。

- 标准要求: 常见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等的残留量应低于规定的安全限值。

10. 物理性质

- 外观: 应为粉末状、颗粒状或片状,颜色均匀一致。

- 气味: 无异味、无刺激性气味。

- 溶解性: 在水中应有良好的溶解性,根据具体应用还可能在油或其他溶剂中的溶解度有要求。

11. 化学稳定性

- 定义: 在一定储存条件下,有效成分保持其结构和功能不变的能力。

- 测试方法: 通过加速老化试验、长期稳定性试验等评估。

- 标准要求: 在推荐的储存条件下,有效成分含量和生物活性应保持稳定。

12. 包装和标签

- 定义: 产品的包装材料和标签信息。

- 要求: 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级或药品级要求,标签上应清晰标明产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

促销商城

文献资料

MSDS下载

COA下载

新闻中心

产品类别

分析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