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试剂优势供应上万种化学试剂产品,欢迎各位新老客户咨询、选购!
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A17737-5g | D-丝氨酸甲酯盐酸盐 | ≥98.0% | 5g | 182.00 | 182.00 |
|
|
A17737-25g | D-丝氨酸甲酯盐酸盐 | ≥98.0% | 25g | 529.00 | 529.00 |
|
|
A17737-100g | D-丝氨酸甲酯盐酸盐 | ≥98.0% | 100g | 1200.00 | 1200.00 |
|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采购询价
1. 物理性质
- 外观:D-丝氨酸甲酯盐酸盐通常以白色结晶固体的形式存在,这种形态使其在化学反应中易于处理和使用。
- 溶解性: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够溶于水和常见的有机溶剂如乙醇和甲醇,这使得它在多种反应介质中都能表现出良好的活性。
- 熔点:其熔点范围为163-166°C,这一特性有助于在高温下保持其稳定性。
- 沸点:其沸点高达614.4°C,表明其在较高温度下仍能保持液态。
- 密度:其密度为1.32 g/cm³,这有助于在溶液中的沉淀和分离过程中进行操作。
- 比旋光度:比旋光度为-4°(c=4,乙醇),这一特性有助于确定其光学纯度和立体构型。
- 闪点:其闪点为325.4°C,表明其在较高温度下才会挥发,这在安全操作上提供了参考。
- 蒸汽压:在25°C时,其蒸汽压为4.96E-15 mmHg,这表明其在常温常压下不易挥发,适合在开放环境中使用。
2. 化学性质
- 酸碱性:作为一种盐酸盐,D-丝氨酸甲酯盐酸盐在水中会解离出氢离子,从而显示出微酸性,可以在水中形成酸性溶液。
- 反应性:由于其结构中含有氨基和羟基,D-丝氨酸甲酯盐酸盐容易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如酰化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等。
- 稳定性:在常温下稳定,但在高温或强氧化条件下可能会分解,因此需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与强氧化剂
1. GHS分类: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的规定,D-丝氨酸甲酯盐酸盐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该物质尚未完全经过测试。
2. 安全术语:S26 -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S36 -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S24/25 - 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3. 风险术语:R36/37/38 -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4. 急救措施: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5. 消防措施:由于D-丝氨酸甲酯盐酸盐的闪点为95.8°C,因此在火灾情况下,可以使用适合灭火剂进行扑灭,但应避免接触强氧化剂。
6. 泄漏应急处理:收集泄漏物,并将其转移到合适的容器中,远离可燃物质和强氧化剂。
7. 废弃处置:应根据当地法规进行处置。建议联系专业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
8. 安全数据表(MSDS):D-丝氨酸甲酯盐酸盐的MSDS提供了详细的安全信息,包括物理化学性质、健康危害、安全操作和储存条件等。在使用前,务必仔细阅读产品安全数据表(MSDS)和供应商提供的相关安全信息。
一、化学纯度
1. 总杂质含量
- 定义及重要性:总杂质含量是指产品中除主要成分外所有其他物质的总和。控制总杂质含量可以确保产品的纯度,避免杂质对后续反应或应用的不良影响。
- 测定方法: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检测样品中的杂质含量。该方法能够有效分离和定量分析各种杂质成分。
- 标准要求:药典或行业标准中一般会规定总杂质含量不得超过某一限定值(如不超过0.5%),以确保产品质量。
2. 有机挥发性杂质
- 残留溶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到一些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等。这些溶剂若未能完全去除,会以残留形式存在于最终产品中。
- 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是常用的检测残留溶剂的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
- 限制标准:各国药典对不同溶剂的残留量有明确规定,例如甲醇不得超过3000 ppm。
3. 无机杂质
- 来源及影响:无机杂质主要来源于原料或生产过程中的副反应,常见的无机杂质包括重金属、砷盐等。
- 检测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是检测无机杂质的常用方法。
- 控制标准:例如,重金属总量不得超过20 ppm,砷盐含量不得超过2 ppm。
二、物理性质
1. 比旋光度
- 定义及意义:比旋光度是衡量光学活性化合物旋转平面偏振光的能力,用于区分对映体纯度及化合物的光学纯度。
- 测定方法:使用旋光仪进行测量,通过比较样品溶液与标准溶液的旋光度来确定样品的比旋光度。
- 质量标准:药典中对比旋光度有明确的规定,例如D-丝氨酸甲酯盐酸盐的比旋光度应在+8°至+10°之间。
2. 水分含量
- 重要性:水分含量过高可能导致产品降解或水解,影响产品的化学稳定性和储存期。
- 测定方法:卡尔费休滴定法是测定水分含量的标准方法,具有高精度和高重复性。
- 控制标准:一般要求水分含量不得超过0.5%,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
3. 粒径分布
- 定义及影响:粒径分布是指颗粒大小在一定范围内的分布情况,影响产品的流动性和溶解速率。
- 测定方法:激光粒度分析仪常用于测量粒径及其分布。
- 质量标准:根据具体应用领域的不同,对粒径分布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但一般会控制在某一范围内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
三、生物学安全性
1. 微生物限度
- 定义及重要性:微生物限度是指产品中允许的最大微生物数量,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等。控制微生物限度可以防止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导致感染或其他不良反应。
- 检测方法:微生物培养法是常用的检测方法,通过在不同培养基上培养样品来计数微生物数量。
- 标准要求:药典中对不同类型的药品有不同的微生物限度要求,例如注射用药品要求更高,通常不得超过10 CFU/g。
2. 内毒素
- 来源及危害:内毒素是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毒性物质,可能引起严重的热原反应。
- 检测方法:鲎试剂凝胶法是检测内毒素的常用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的特点。
- 控制标准:药典中对内毒素的限量有严格规定,通常要求不超过规定限值,如不超过0.5 EU/kg。
3. 致病菌检测
- 定义及范围:致病菌是指能够引起人类疾病的特定病原菌,常见的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 检测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技术或培养法进行检测。
- 质量标准:产品中不得检出致病菌,以确保其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
四、稳定性测试
1. 加速稳定性
- 测试目的:加速稳定性测试是通过在极端条件下(如高温、高湿)进行加速老化,预测产品在常温下的稳定性。
- 测试方法:将样品放置在40°C±2°C和75%±5%相对湿度的条件下保存6个月,定期检测关键质量属性。
- 评价标准:在加速稳定性测试期间,产品的纯度、含量及其他关键质量属性应无明显变化。
2. 长期稳定性
- 测试目的:长期稳定性测试是在模拟实际储存条件下进行的长期试验,以评估产品的实际储存期限。
- 测试方法:通常在常温条件下进行至少12个月到24个月的长期稳定性测试,定期检测各项质量指标。
- 评价标准:在整个长期稳定性测试期间,产品的纯度、含量及其他关键质量属性应符合初始标准。
3. 光照稳定性
- 测试目的:光照稳定性测试是评估产品对光敏感度的试验,确定是否需要避光保存。
- 测试方法:将样品暴露在强光下一定时间(通常为10天),然后检测其关键质量属性的变化。
- 评价标准:如果光照后样品的关键质量属性无明显变化,则说明产品对光稳定;否则需采取避光措施。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