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试剂优势供应上万种化学试剂产品,欢迎各位新老客户咨询、选购!
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A15260-250g | 三糖铁培养基 | BR | 250g | 85.00 | 85.00 |
|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采购询价
1. 组成成分
- 牛肉膏:提供氮源、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细菌生长。
- 蛋白胨:作为氮源,支持细菌的蛋白质合成。
- 葡萄糖:作为碳源,被大多数细菌利用进行发酵产酸。
- 乳糖:作为碳源,被某些特定细菌如大肠杆菌利用,产生酸性代谢产物。
- 蔗糖:作为碳源,用于观察细菌对不同糖类的发酵能力。
- 硫酸亚铁:与硫化氢反应生成黑色沉淀,指示硫化氢的产生。
- 氯化钠: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平衡。
- 硫代硫酸钠: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酚红:作为pH指示剂,根据酸碱变化呈现不同颜色。
- 琼脂:固化培养基,便于观察细菌的生长状态和形态。
2. 理化性质
- pH值:培养基的初始pH值约为7.4,适合大多数肠道细菌的生长。
- 颜色变化:酚红在酸性条件下变黄,在碱性条件下变红,通过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细菌的代谢特性。
- 凝固点:培养基于45℃左右开始凝固,形成半固体状态,便于细菌的培养和观察。
3. 微生物学特性
- 糖类发酵:细菌对葡萄糖、乳糖和蔗糖的发酵能力不同,导致培养基颜色和气体产生的差异。
- 硫化氢检测:某些细菌能产生硫化氢,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铁沉淀。
- 动力试验:细菌是否具有运动能力,可通过在穿刺线上的生长扩散情况来判断。
4. 应用价值
- 细菌鉴定:通过观察细菌在三糖铁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种类和特性。
- 临床诊断: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用于快速鉴别致病菌和非致病菌,辅助临床
GHS分类
三糖铁培养基通常不直接涉及GHS(全球协调系统)分类,因为它不是危险化学品。然而,其成分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可能具有特定的GHS分类。例如,硫酸亚铁(FeSO4)可能被分类为皮肤腐蚀/刺激物,而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能被视为有害的水生环境物质。
安全术语
- R36/38:刺激眼睛和皮肤。
- R51/53:怀疑对水生环境有长期的有害影响。
风险术语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 S37: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 S61:避免释放到环境中,对水源有害。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 摄入:误食后漱口,禁止催吐,并立即就医。
消防措施
- 灭火剂:用水雾、干粉、二氧化碳灭火。
- 火灾隐患:不易燃,但燃烧时可能释放出有毒气体,如硫化物。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
- 环境保护:避免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或地面上。
- 清理方法:用惰性物质吸收泄漏物,并将其转移到适当的地方进行处理。
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 废弃处置方法:根据当地法规和环保要求进行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安全数据表
三糖铁培养基的安全数据表应包含以下内容:
- 产品信息: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商信息等。
- 成分信息:列出所有化学成分及其CAS号。
- 危险性概述:包括GHS分类、安全术语和风险术语。
- 急救措施:详细说明如何处理意外接触或摄入。
- 消防措施:提供灭火方法和火灾隐患信息。
- 泄漏应急处理:指导如何应对泄漏事故。
- 废弃处置:说明废弃处置的要求和方法。
- 运输信息:如有相关要求,需提供运输信息。
- 法规信息:列出适用的法规和标准。
特殊注意事项
- 无菌操作:在准备和使用过程中应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 储存条件:存放于2~25°C、避光、干燥处,注意保质期限。
- 使用前检查:在使用前应检查培养基的颜色和透明度,确保无污染。
- 个人防护:实验人员应佩戴适当的实验室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手套和口罩。
- 避免摄入:切勿食用或饮用培养基或其任何成分。
- 环境影响:废弃培养基应按照危险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一、外观
1. 颜色:浅红色均一粉末,灭菌后为深红色半透明液体。
2. 物理状态:干燥状态下为均一粉末,无结块或杂质。
3. 透明度:灭菌后的液体应呈半透明状,无明显浑浊或沉淀。
4. 一致性:不同批次的培养基在颜色和透明度上应保持一致,无明显差异。
5. 包装完整性:包装应完好无损,无泄漏、破损或污染迹象。
6. 标签清晰度:产品标签应清晰可读,包含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等关键信息。
7. 保存条件:培养基应按照说明书要求妥善保存,避免高温、潮湿或直接阳光照射。
8. 有效期内使用:超过有效期的培养基不得使用,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理化指标
1. pH值:灭菌后的培养基pH值应为7.3±0.1(25℃)。这一指标对于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微生物对pH值的适应性不同。
2. 成分浓度:培养基中的蛋白胨、牛肉浸粉、氯化钠、乳糖、葡萄糖、蔗糖、酚红、硫酸亚铁胺、硫代硫酸钠和琼脂等成分浓度应符合配方要求。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培养基的基础,为微生物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和生长环境。
3. 水分含量:培养基的水分含量应适中,既不过干也不过湿,以确保微生物能够充分吸收和利用其中的营养成分。
4. 溶解性:培养基应易于溶解于水中,形成均匀的溶液,无残留固体颗粒。
5. 稳定性:培养基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其理化性质的稳定,不易发生变质或分解。
三、生物学指标
1. 无菌性:培养基在灭菌前应无微生物污染,灭菌后应达到无菌状态。这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基本前提。
2. 生长能力测试:使用特定的质控菌株(如大肠埃希氏菌CMCC(B)44102、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CMCC(B)50094等)接种到培养基中,观察其生长情况。质控菌株应在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表现出典型的生化反应特征。
3. 特异性反应:不同微生物在三糖铁培养基上应表现出不同的生化反应特征。例如,乳糖、葡萄糖发酵产酸时,培养基颜色由红色变为黄色;蔗糖发酵产酸时,斜面颜色由红色变为黄色;产生硫化氢时,培养基变黑等。这些特征有助于鉴定和区分不同的微生物种类。
4. 灵敏度:培养基应具有足够的灵敏度,能够检测到微生物的微小变化。这对于早期发现微生物污染或变异具有重要意义。
5. 重复性: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使用同一批次的培养基应能够得到一致的结果。这有助于验证实验方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其他质量指标
1. 安全性:培养基的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2. 环保性:培养基的废弃物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经济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培养基的生产成本应尽可能降低,以提高实验效率和降低成本。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