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A12912-标准包装 | 革兰氏染色液 | 10ml×4瓶 | 标准包装 | 89.00 | 89.00 |
|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采购询价
问答
一、革兰氏阳性菌(G+)
1. 细胞壁结构
- 厚肽聚糖层: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较厚,主要由20-80nm厚的肽聚糖层构成,占细胞壁成分的40%-95%。这些肽聚糖网状结构致密且交联度高,形成了坚固的细胞壁。
- 磷壁酸:许多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含有磷壁酸,这种成分带有负电荷,有助于调节细胞内的离子浓度并影响细胞壁的坚韧性。
2. 化学性质
- 等电点低: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通常在pH 2-3之间,比阴性菌低。由于其较低的等电点,这类细菌在相同pH条件下更容易吸附碱性染料结晶紫。
- 核糖核酸镁盐-多糖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的核糖核酸镁盐-多糖复合物,这些物质能与碘和结晶紫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不易被酒精等脱色剂洗脱。
3. 染色反应
- 初染和媒染:在初染过程中,结晶紫染料能够渗入厚实的肽聚糖层并与其结合。随后的碘液媒染增强了染料的结合力,使结晶紫与细胞壁中的肽聚糖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 脱色处理:由于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结构紧密,即使在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时,结晶紫-碘复合物仍然保留在细胞壁内,使其在显微镜下呈现紫色。
二、革兰氏阴性菌(G−)
1. 细胞壁结构
- 薄肽聚糖层: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相对较薄,约7-8nm,外层的肽聚糖含量较少,仅占细胞壁总重量的10%左右。这使得它们的细胞壁不如革兰氏阳性菌那样坚固。
- 外膜层:革兰氏阴性菌具有独特的外膜结构,主要由脂多糖组成。这层外膜不仅提供了额外的保护,还影响了染料的渗透性。
2. 化学性质
- 高通透性: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具有较高的通透性,特别是在经过乙醇处理后。这是因为其肽聚糖层较薄且外膜的脂类容易被溶解。
- 缺少核糖核酸镁盐:与革兰氏阳性菌不同,革兰氏阴性菌缺乏核糖核酸镁盐,这使得它们在结晶紫-碘复合物形成后的吸附力较弱,易于被脱色。
3. 染色反应
- 初染和媒染:尽管革兰氏阴性菌在初染和媒染阶段也能吸附结晶紫染料,但由于其细胞壁的结构特点,这些染料不能像在革兰氏阳性菌中那样牢固地结合。
- 脱色处理:在脱色步骤中,由于乙醇能够溶解革兰氏阴性菌外膜中的脂类物质,结晶紫-碘复合物被迅速洗脱,导致细胞在后续的红色复染中呈现红色。
一、GHS分类
革兰氏染色液通常包含多种化学成分,如结晶紫、碘液、酒精等,这些成分在GHS(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下可能具有不同的分类。例如,结晶紫可能被归类为皮肤腐蚀/刺激物,而酒精则可能被视为易燃液体。
二、安全术语
- S: 安全存储和使用建议。
- W: 工作场所注意事项。
- C: 化学品分类。
三、风险术语
- R36/38: 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 R10: 易燃。
- R20/21/22: 吸入有害,可能对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 R37: 使用明火可引起燃烧。
- R51/53: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可能在水生环境中造成长期的不利影响。
四、急救措施
-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咨询医生。
-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皮肤,如有必要,寻求医疗帮助。
- 吸入:迅速转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氧气,并咨询医生。
- 食入:如误食,立即漱口,不要催吐,咨询医生。
五、消防措施
- 灭火方法:使用适合周围火灾环境的灭火剂,如干粉、二氧化碳或泡沫灭火剂。由于某些成分可能易燃,避免使用水灭火。
- 特殊危险:加热时可能产生有毒烟雾,应避免吸入烟雾。
六、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器。
- 环境清理:用惰性物质(如沙子)吸收泄漏物,并将其转移到适当容器中进行安全处置。对于大量泄漏,可能需要专业清理团队进行处理。
- 防止扩散:采取措施防止泄漏物扩散到环境中,特别是水体和土壤。
七、废弃处置
- 废弃方法:根据当地法规和环保要求,将废弃的革兰氏染色液作为危险废物进行处置。通常需要联系专业的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
- 包装注意:确保废弃的染色液包装完好无损,以防止泄漏和污染。
八、安全数据表
革兰氏染色液的安全数据表(SDS)是提供关于该化学品安全信息的综合性文件。SDS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包括产品名称、制造商信息等。
- 危险性概述:简要描述化学品的危害性。
- 组成/成分信息:列出化学品的所有成分及其浓度。
- 急救措施:详细说明如何处理意外接触和事故。
- 消防措施:提供灭火方法和特殊危险的信息。
- 泄漏应急处理:指导如何应对泄漏情况。
- 操作与储存:提供有关安全操作和储存的建议。
-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推荐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工程控制措施。
- 理化性质:描述化学品的物理化学特性。
- 稳定性和反应性:说明化学品的稳定性和可能的危险反应。
- 毒理学信息:提供有关化学品毒性的信息。
- 生态学信息:描述化学品对环境的影响。
- 废弃处置:指导如何安全地处置化学品废弃物。
- 运输信息:提供有关化学品运输的规定和要求。
- 法规信息:列出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 其他信息:包括测试数据、参考文献等附加信息。
一、结晶紫染液
1. 成分与浓度:
- 由结晶紫和乙醇组成。
- 结晶紫的浓度通常为2g/100mL(2%),溶解于95%乙醇中。
2. 纯度与稳定性:
- 应使用高纯度的化学试剂,避免杂质干扰。
- 储存在避光、干燥的条件下,以防变质。
二、碘液媒染剂
1. 成分与配比:
- 碘1g、碘化钾2g,溶于300mL蒸馏水中。
- 先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碘化钾,再投入碘片,待完全溶解后加足水分。
2. 新鲜度与有效性:
- 碘液易挥发失效,需新鲜配制或保存在密闭棕色瓶中,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 失效的碘液会导致结晶紫与细菌结合不牢固,影响染色效果。
三、脱色剂
1. 常用脱色剂:
- 常用的脱色剂包括95%酒精和丙酮酸。
- 酒精作为脱色剂时,其浓度对脱色效果有显著影响,通常使用95%的酒精。
2. 脱色时间与方法:
- 脱色时间需严格控制,一般为20-30秒,根据涂片厚薄适当调整。
- 脱色时应轻轻摇动玻片,使脱色剂能充分接触菌体。
四、复染剂
1. 常用复染剂:
- 常用的复染剂有稀释复红和碱性蕃红等。
- 复染剂的作用是使被脱色的细菌重新着色,便于观察。
2. 染色效果:
- 复染后,革兰阳性菌仍呈紫色,革兰阴性菌则呈红色。
- 染色效果应清晰、对比鲜明,易于区分不同细菌。
五、其他质量指标
1. 无菌操作:
- 在制备染色液和进行染色过程中,必须保持无菌操作,防止细菌污染。
2. 质量控制:
- 使用已知的标准菌株(如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对照,以确保染色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 定期检查染色液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并根据需要进行更换或补充。
3. 操作规范:
-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染色,包括涂片的厚度、染色的时间和方法等。
- 注意避免操作过程中的人为误差和交叉污染。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