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A12850-100g | 氨基钠 | AR,≥96.0% | 100g | 49.00 | 49.00 |
|
|
A12850-500g | 氨基钠 | AR,≥96.0% | 500g | 139.00 | 139.00 |
|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采购询价
问答
一、物理性质
1. 外观:白色至橄榄绿色结晶性粉末,有氨的气味。
2. 分子量:39.01 g/mol。
3. 熔点:210℃。
4. 沸点:400℃(分解)。
5. 密度:相对密度1.39 g/cm³。
6. 溶解性:遇水剧烈反应生成氨和氢氧化钠。微溶于乙醇,在热酒精中分解。
二、化学性质
1. 与水反应:
- 氨基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氨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
NaNH_2 + H_2O \rightarrow NaOH + NH_3↑
\]
- 该反应非常剧烈,会产生大量热量并伴随气体的释放,因此具有爆炸性危险。
2. 与酸反应:
- 氨基钠与酸反应会生成相应的盐和氨气。例如,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氨气:
\[
NaNH_2 + HCl \rightarrow NaCl + NH_3↑
\]
- 这种反应同样很剧烈,可能会引起燃烧或爆炸。
3. 热稳定性:
- 氨基钠在空气中不稳定,加热时会氧化生成氢氧化钠、水和氨气。具体反应如下:
\[
2NaNH_2 + 6H_2O \rightarrow 2NaOH + 2NH_3↑ + 2H_2↑
\]
- 在真空中加热到300-330℃时,氨基钠会分解成钠、氮气和氨气:
\[
2NaNH_2 \rightarrow 2Na + N_2↑ + 2NH_3↑
\]
4. 强还原性:
- 氨基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遇到强氧化剂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
- 在有机合成中,氨基钠常用作还原剂、脱水剂和碱。
5. 腐蚀性和毒性:
- 氨基钠具有腐蚀性,能严重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其粉尘有毒,能造成腐蚀性灼伤。
- 吸入、口服或皮肤接触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
6. 其他反应:
- 在液氨中离解NH₂⁻离子,可作为阴离子聚合生产聚氯乙烯的引发剂。
- 用于制造氰化物、叠氮化物等。
三、制备方法
1. 高温法:由干燥和脱氧过的氨通过250~360℃金属钠制得:
\[
2Na + 2NH_3 \rightarrow 2NaNH_2 + H_2↑
\]
2. 低温法:在-33℃以下液氨溶液中,加入金属钠,使用三氯化铁做催化剂,反应完成后,蒸干溶剂液氨即可得到白色固体产物氨基钠:
\[
Na + 4NH_3 \rightarrow [Na(NH_3)_2]^+ [e(NH_3)_2]^-
\]
\[
2[Na(NH_3)_2]^+ + 2[e(NH_3)_2]^- \rightarrow FeCl_3 \rightarrow 2NaNH_2 + H_2↑ + 6NH_3(l)
\]
四、存储和安全注意事项
1. 储存:氨基钠需要在低温条件下,在稀有气体或者氮气保护下储存。避免与空气、水、火接触,以免爆炸起火。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75%。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装分运,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2. 处置:若发生事故或出现污染,应请专业人士进行处理。对于少量残渣,可以小心地用大量清水冲洗。对于大量废物,最好请专业公司处理。废弃物处置方法包括用水控制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或者用甲苯溶液中和后缓慢加入无水乙醇进行反应。
3. 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应及时处理。
一、GHS分类
根据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氨基钠可能属于以下类别:
1. 易燃固体:因其与水反应释放易燃气体(氢气)。
2. 皮肤腐蚀/刺激物: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刺激性。
3.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物:可能引起眼睛的严重损伤或刺激。
4. 呼吸道刺激物:吸入后可能对呼吸道造成强烈刺激。
5.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与水反应时释放出易燃气体。
二、安全术语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 S43:一旦起火,用干砂或其他惰性材料灭火,禁止用水。
- S45:若发生事故或感到不适,立即就医,并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三、风险术语
- R10:易燃。
- R19:可能生成爆炸性过氧化物。
- R34:引起灼伤。
- R20/21:吸入及皮肤接触有害。
- R14:遇水反应剧烈。
- R67:蒸汽可能引起困倦和眩晕。
- R65:吞食可能造成肺部损伤。
- R63:可能有对胎儿造成伤害的危险。
四、急救措施
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有灼伤,就医治疗。
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尽快就医。
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及时就医。
4.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足量温水,并尽快就医。
五、消防措施
1. 危险特性:氨基钠与水、酸类、卤素、醇类等反应剧烈,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2.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包括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等。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六、泄漏应急处理
1.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2.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服,并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3. 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如木材、纸、油等)接触,避免震动和撞击容器。
4. 用干燥的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覆盖泄漏物,并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泄漏量较大,应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
七、废弃处置
1.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确保处置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2. 废物贮存参见“储运注意事项”,确保安全存放和运输。
八、安全数据表
1. 化学品名称:氨基钠(Sodium amide)
2. 分子式:NaNH_2
3. 相对分子质量:39.01 g·mol⁻¹(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 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有氨的气味,易潮解。
5.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中的缩合促进剂、脱水剂、烷基化剂等,也用于制备氰化钠等。
6.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醇类等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运输过程中应确保包装完整,防止日晒雨淋。
一、外观与物理性质
1. 外观:
- 优质的氨基钠应为白色或略带黄色的结晶性粉末或颗粒,无肉眼可见的杂质。
2. 物理常数:
- 熔点:氨基钠的熔点约为210℃,这一参数有助于判断产品的纯度和一致性。
- 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其沸点为400℃(开始分解)。
- 溶解性:在水中剧烈反应生成氨和氢氧化钠,但应注意其强碱性和腐蚀性。
- 密度:真密度约为1.39 g/cm³,这一指标有助于评估产品的质量和纯度。
二、化学性质与组成
1. 化学性质:
- 氨基钠具有强还原性,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如水、酸等。
- 在空气中不稳定,加热时会分解为氢氧化钠、氮气和氢气。
2. 组成分析:
- 纯度:通过化学分析法测定氨基钠的含量,通常以NaNH₂计。高纯度产品对于确保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效果至关重要。
- 水分含量:采用卡尔费休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测定,水分含量过高会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和稳定性。
- 游离碱含量:通过滴定法测定,游离碱含量的控制有助于确保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 重金属含量:虽然具体标准可能因不同来源而异,但重金属含量的控制对于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至关重要。
三、安全性与功能性检测
1. 安全性能:
- 对氨基钠的稳定性、反应活性、腐蚀性等方面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 注意氨基钠的易燃性和遇湿易分解的特性,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 功能性检测:
- 在特定条件下评估氨基钠作为有机合成中的还原剂、脱水剂等功能的效果和效率。
四、检测标准与方法
1. 国家标准:
- 中国国家标准GB/T 30554-2014《工业用氨基钠》规定了氨基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2. 检测流程:
- 包括委托送样、接收登记、预处理与分样、实验室分析测试、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定、出具报告以及报告审核与交付等步骤。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