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试剂优势供应上万种化学试剂产品,欢迎各位新老客户咨询、选购!
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A10378-25g | L-茶氨酸 | ≥99.0% | 25g | 195.00 | 195.00 |
|
|
A10378-100g | L-茶氨酸 | ≥99.0% | 100g | 426.00 | 426.00 |
|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采购询价
一、基本信息
1. 分子式:C₇H₁₄N₂O₃
2. 分子量:174.198
3. CAS号:3081-61-6
4. EINECS号:221-379-0
5. 熔点:207°C (分解)
6. 沸点:427.13°C(预测值)
7. 密度:1.171 g/cm³(预测值)
8. 闪点:212.12°C
9. 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
10. 比旋光度:[α]₂₀⁄D = +8.0°(水)
11. 溶解性: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
12. 味觉阈值:0.15%
13. 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与皮肤接触
二、理化性质
1. 物理状态:L-茶氨酸通常以白色结晶性粉末的形式存在,无臭,具有略带甜味的独特滋味。
2. 溶解性: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很高,但不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
3. 酸碱性:L-茶氨酸的水溶液呈微酸性。
三、生理功能
1. 促进放松:L-茶氨酸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后,可以增加神经递质多巴胺和血清素的释放,从而促进放松和减轻压力。
2. 提高认知功能:一些研究表明,L-茶氨酸可能提高认知功能,尤其是在注意力集中和任务执行方面。
3. 辅助抑制肿瘤:L-茶氨酸本身虽无抗肿瘤活性,但能提高多种抗肿瘤药物的疗效。
4. 降血压作用:在给予鼠茶氨酸后能减少5-羟色胺含量,使5-羟色胺在大脑合成减少及增加其在脑中分解,当给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注射不同剂量茶氨酸时血压
1. GHS分类:L-茶氨酸不属于《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的范畴,因为它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并且没有明确的毒性或危害性。
2. 安全术语:由于L-茶氨酸的安全性,它不需要特定的安全术语来描述其潜在的危险。
3. 风险术语:同样地,L-茶氨酸也不需要风险术语来警示用户。
4. 急救措施:如果不慎与皮肤接触,应立即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受影响区域。如果进入眼睛,应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寻求医疗帮助。如果误食,应保持冷静,不要催吐,并咨询医生或毒物控制中心。
5. 消防措施:L-茶氨酸不易燃,因此不需要特殊的消防措施。在火灾情况下,应使用适当的灭火设备和方法。
6. 泄漏应急处理:如果发生泄漏,应避免扬尘,小心扫起并转移到合适的容器中。如果泄漏量大,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当地规定处理。
7. 废弃处置:废弃的L-茶氨酸应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处置。通常,它可以作为普通垃圾处理,但如果量较大,可能需要专业的废物处理服务。
8. 安全数据表:虽然L-茶氨酸不需要完整的安全数据表,但供应商可能会提供有关其物理化学性质、储存条件和使用建议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确保产品的正确处理和安全使用。
一、感官要求
1. 外观与色泽:
- L-茶氨酸应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且有略带甜味的特有滋味。
- 样品应基本均匀一致,无明显色差及可见外来杂质。
2. 气味与口感:
- 正常的气味,不应有异味或恶臭。
- 口感细腻,无砂砾感或其他不良口感。
3. 溶解性:
- L-茶氨酸易溶于水,但不溶于乙醇和乙醚。
二、理化指标
1. 含量测定:
- 根据QB/T 5633.11-2023标准附录B规定的方法测定,L-茶氨酸的含量应在98.0%~102.0%之间。
-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以确保产品中L-茶氨酸的准确含量。
2. 比旋光度:
- 按照标准附录A规定的方法测定,L-茶氨酸的比旋光度应在+7.7°~+8.5°之间。
- 通过对比样品溶液与纯水的旋光度差异来评估其纯度和光学活性。
3. 干燥失重:
- 在100℃下加热3小时后,L-茶氨酸的干燥失重应不超过0.5%。这反映了产品的水分含量,对保持产品稳定性和延长保质期至关重要。
4. 灼烧残渣:
- 灰化后,L-茶氨酸的灼烧残渣应不超过0.2%。这表示产品中无机杂质的含量较低,有助于保证产品的纯度和安全性。
5. pH值:
- 1%水溶液的pH值在5.0~6.0之间。这一指标反映了产品的酸碱度,对于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兼容性非常重要。
6. 重金属含量:
- 重金属(以铅计)含量不得超过10 μg/g。严格控制重金属含量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7. 砷含量:
- 砷(以As2O3计)含量不得超过4 μg/g。砷是一种有毒元素,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其含量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8. 氯化物含量:
- 氯化物(以Cl计)含量不得超过0.021%。这一指标有助于控制产品的盐分含量,避免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三、安全指标
1. 微生物指标:
- 为确保产品卫生安全,需对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致病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等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和控制。
- 具体限值应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定。
2. 内毒素:
- 采用凝胶法或动态浊度法等方法对内毒素进行检测和控制,以确保产品中内毒素含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过敏原:
- 如果产品中含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成分,应在包装上明确标注过敏原信息,以便消费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