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MSDS
采购询价
问答
一、基本性质
1. 物理性质:
- 外观:碳酸钾是白色结晶粉末。
- 密度:其密度为2.428 g/cm³。
- 熔点:熔点为891℃,在沸点前分解。
- 溶解性: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不溶于乙醇、丙酮和乙醚。
- 吸湿性:暴露在空气中时,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转变为碳酸氢钾。
2. 酸碱性:
- 碳酸钾的水溶液呈强碱性,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钾盐和二氧化碳。
3. 热稳定性:
- 在高温下稳定,但在沸点前会分解为氧化钾和二氧化碳。
二、化学反应
1. 与酸反应:
- 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
- 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
- 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钾、水和二氧化碳。
- 这些反应中,碳酸钾表现出典型的碳酸盐性质,即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 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 在干燥的空气中,碳酸钾较为稳定,但在潮湿的空气中,它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钾。
三、毒理性质
1. 急性毒性:
- 大鼠经口LD50为1870mg/kg,表明其对大鼠的急性毒性较低。
2. 刺激性:
- 对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对消化道造成腐蚀性损伤。
四、存储条件
1. 密封保存:由于碳酸钾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应储存于密封容器中,避免受潮。
2. 阴凉通风:存放在阴凉、通风良好的库房内,远离火种和热源。
3. 避免混合: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避免发生反应。
五、应用领域
1. 工业用途:
- 用于生产光学玻璃,可提高玻璃透明度、强度和折光系数。
- 在电焊条、阻燃剂、荧光粉及电镀工业中也有应用。
- 农业上用作高效肥料,提供植物所需的钾元素。
2. 食品添加剂:
-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碳酸钾可在面制食品中作为膨松剂使用,需按生产需要适量添加。
3. 医药领域:
- 碳酸钾在医学上也被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等症状的药物成分之一。
六、制备方法
1. 电解法:将氯化钾电解后得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钾。
2. 草木灰法:从各种植物壳烧成的草木灰中提取,但因产品质量低、经济性差而很少采用。
3. 吕布兰法: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制备碳酸钾,现已被其他方法取代。
4. 离子交换法: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与氯化钾交换后再进行一系列处理得到碳酸钾稀溶液,最后经碳化、结晶、分离和煅烧得到产品。
一、GHS分类
根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HS),碳酸钾的分类如下:
- 皮肤腐蚀 / 刺激:类别2
-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类别2A
- 呼吸过敏:类别1
-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
二、安全术语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 S36:穿戴适当的防护服。
- S37/39:戴适当的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三、风险术语
- R22:吞食有害。
- R36/37/38: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性。
- R42/43:吸入和皮肤接触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四、急救措施
# 1.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就医。
# 2.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就医。
# 3.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 4. 食入
用水漱口,禁止催吐,然后就医。
五、消防措施
- 灭火方法:不燃,火场产生热分解有毒烟雾。可用水、沙土、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六、泄漏应急处理
-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 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 废弃处置方法:用安全掩埋法处置。若可能,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八、安全数据表(MSDS)
安全数据表提供了关于碳酸钾的全面信息,包括成分/组成信息、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理化特性、稳定性和反应性、毒理学资料、生态学资料、废弃处置、运输信息、法规信息等。这些信息对于正确使用和储存碳酸钾至关重要。
1. 纯度
- 定义:纯度是衡量碳酸钾中有效成分含量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高纯度的碳酸钾意味着其中杂质含量较低,适用于对纯净度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 检测方法:纯度的测定通常采用滴定法或光谱分析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测量出碳酸钾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并据此评估其纯度水平。
- 标准值:不同应用领域对碳酸钾的纯度要求不同。例如,在制药行业,可能需要使用纯度高达99%以上的高纯碳酸钾;而在农业上作为肥料使用时,对纯度的要求则相对较低。
2. 水分含量
- 定义:水分含量是指碳酸钾样品中所含水分的多少,通常以百分比表示。控制水分含量对于保持碳酸钾的稳定性和延长储存期非常重要。
- 检测方法:常用的水分含量测定方法包括烘干失重法和卡尔费休滴定法等。这些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出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 标准值:一般工业级碳酸钾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0.5%以下;而对于某些特殊用途如电子行业,可能要求更低的水分含量。
3. 水不溶物
- 定义:水不溶物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不能溶解于水中的物质总量,包括无机盐类、有机物质及其他机械杂质等。
- 检测方法:通过过滤和干燥的方法可以测定水不溶物的含量。具体操作是将一定量的碳酸钾样品溶解于蒸馏水中,然后过滤并干燥残留物,最后称量得到的即为水不溶物的质量。
- 标准值: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水不溶物的控制标准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食品添加剂领域,通常要求水不溶物含量不超过0.1%。
4. 重金属含量
- 定义:重金属含量是指碳酸钾中铅、汞、镉等有毒金属元素的含量总和。这些元素即使在微量存在时也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 检测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常用的重金属检测手段。这些方法灵敏度高,能够精确测定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 标准值:各国对碳酸钾中重金属含量的限制各不相同,但一般都设定了严格的限值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例如,欧盟规定食品级碳酸钾中铅的含量不得超过2mg/kg。
5. pH值
- 定义:pH值反映了碳酸钾溶液的酸碱性。由于碳酸钾是一种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
- 检测方法:使用pH计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碳酸钾溶液的pH值。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适合于现场快速检测。
- 标准值:一般情况下,1%的碳酸钾溶液的pH值应在11.6左右。如果偏离这一范围,可能表明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或是假冒伪劣产品。
6. 氯化物含量
- 定义:氯化物含量是指碳酸钾中氯离子的含量。氯离子的存在可能会影响产品的纯度和其他性能指标。
- 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比浊法或离子色谱法来测定氯化物的含量。比浊法是通过比较溶液的浊度来确定氯离子浓度的一种方法;而离子色谱法则是利用离子交换原理进行分离和检测的一种更为精确的方法。
- 标准值:不同行业对氯化物含量的要求不同。例如,在电子行业中使用的高纯碳酸钾要求氯化物含量极低,以避免对电子元器件造成腐蚀或其他不良影响。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