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A19094-5mg | 杜鹃素 | HPLC,≥98.0% | 5mg | 853.00 | 853.00 |
|
|
A19094-25mg | 杜鹃素 | HPLC,≥98.0% | 25mg | 3429.00 | 3429.00 |
|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采购询价
问答
1. 基本物理化学性质
- 分子结构:杜鹃素的化学名称为5,7-二羟基-2-(4-羟基苯基)-6,8-二甲基-2,3-二氢苯并吡喃-4-酮。
- 密度与熔点:杜鹃素的密度为1.391 g/cm³,熔点在229-232℃之间,这表明它在高温下稳定。
- 溶解性:不溶于水,但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这使得它在药物制剂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光学性质:其沸点为583°C,闪点为219.7°C,蒸汽压为3.44E-14 mmHg at 25°C,这些参数有助于理解其在各种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挥发性。
2. 药理作用与机制
- 祛痰作用:杜鹃素能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促进纤毛运动,增强气管、支气管的机械清除功能。它能使痰液中的酸性糖蛋白纤维断裂,降低痰液粘度,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
- 抗氧化作用:杜鹃素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氧化应激反应,发挥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例如,它能显著减少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炎症介质的产生,并通过Nrf2/Keap1途径减弱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炎症。
- 抗癌作用:研究表明,杜鹃素对某些癌症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通过调节上皮-间质转化诱导剂的表达,克服了肺鳞状细胞癌细胞的侵袭性。
3. 分析方法与应用
- 定量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测定杜鹃素含量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例如,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检测波长295 nm,可以有效分离和测定杜鹃素的含量。
-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及其他痰多咳嗽病症的治疗,通常口服,每次50~100 mg,一日3次。
GHS分类
目前没有明确的GHS(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系统)分类信息。
安全术语
1. S24/25: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如果意外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2. S36/37: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3. S45:如不慎入眼,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咨询医生。
4. S46:如不慎吞咽,立即寻求医疗帮助并展示此安全表。
5. S36:穿戴适当的防护服装。
风险术语
- R20/21/22:吸入有害。
- R36/38:刺激眼睛和皮肤。
- R43: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急救措施
1. 吸入:迅速将受害者转移到新鲜空气中,保持呼吸通畅。如呼吸困难,输氧。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并立即就医。
2.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并咨询医生。
3.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咨询医生。
4. 食入:立即漱口,禁止催吐。如感到不适,立即就医并出示此安全表。
消防措施
-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使用适合周围环境的灭火方法,如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子等。
- 特殊危险性:无资料。
- 消防人员的特殊防护装备: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和适当的防护服。
泄漏应急处理
1. 隔离泄漏区域,限制进入。
2. 切断火源,防止静电积聚和火花产生。
3. 收集泄漏物并置于适当的容器中,以便后续处理。
4. 清理泄漏现场,确保通风良好。
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按照当地法规处置。
- 废弃注意事项:避免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应交由合格的废物处理公司处理。
1. 理化性质
- 物理常数:杜鹃素的密度为1.391 g/cm³,熔点在229-232℃之间,沸点约为583℃,闪点为219.7℃。这些参数是评估杜鹃素纯度和稳定性的重要依据。
- 溶解性:杜鹃素不溶于水,但易溶于乙醇和丙酮等有机溶剂。这种溶解性有助于在提取和纯化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溶剂。
- 吸湿性:杜鹃素应无吸湿性,保持干燥状态,避免因吸湿导致的稳定性下降。
2. 鉴别方法
- 薄层色谱法:采用硅胶G板,以氯仿-乙醚-甲醇(5:4:1)为展开剂,紫外光下观察荧光斑点。此方法用于快速鉴别杜鹃素的存在与否。
- 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95 nm。这种方法能够准确测定杜鹃素的含量,并评估其纯度。
3. 含量测定
-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杜鹃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0 mg的溶液。通过对比样品与对照品的峰面积,计算杜鹃素的含量。
- 线性范围:杜鹃素在32.29~403.625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确保在此范围内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4. 安全检查
- 重金属检查:采用比色法或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查重金属含量,如铅、汞、镉等,确保其含量符合药典标准。
- 砷盐检查:采用古蔡氏法或银盐法检查砷盐含量,确保其不超过规定的限量。
- 干燥失重:杜鹃素的干燥失重不得超过规定限度,以保证其含水量在合理范围内,通常应控制在1%以内。
- 炽灼残渣:炽灼残渣检查用于评估无机杂质的含量,通常要求杜鹃素的炽灼残渣不得超过0.1%。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