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价格 | 操作 |
---|---|---|---|---|---|
X11682-x | 纳米银水溶液 | 咨询规格 | 咨询包装 | 咨询价格 |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采购询价
一、基本特性
1. 广谱抗菌性:纳米银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阻碍其代谢和生长,从而杀灭细菌。纳米银可以杀死650多种细菌,且不产生耐药性。
2. 强效杀菌性:纳米银与细菌的细胞壁结合,迅速发挥杀菌作用,数分钟内即可杀灭细菌。
3. 渗透性强:纳米银颗粒具有超强的渗透性,可迅速渗入皮下组织,有效杀灭深层感染的细菌和真菌。
4. 抗菌持久性和耐洗性:纳米银与纺织品聚合反应形成环状结构,使其具有持久的抗菌效果,并且能够经受多次洗涤。
5. 安全无毒:纳米银对人体无明显毒副作用,即使在高浓度下使用也无中毒表现。小鼠口服最大耐受量为925mg/kg,相当于临床使用剂量的4625倍。
二、环境影响
1. 光敏感性:在光照条件下,纳米银会发生形貌变化,逐渐融合并自组装形成大的团聚体。
2. 氧化还原反应:在自然水体中,纳米银会释放银离子,并在有机质存在时表现出复杂的氧化还原循环。
3. 毒性变化:纳米银的毒性与其尺寸和形态密切相关,不同形态的银毒性差异较大。
三、应用前景
1. 医疗卫生:用于医疗器械、手术工具的消毒,以及烧伤治疗等。
2. 纺织品:用于生产抗菌织物,如袜子、内衣等。
3. 日用品:用于生产抗菌洗涤剂、化妆品等。
四、制备方法
纳米银水溶液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制备,包括化学还原法、电化学法、光化学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例如,化学还原法可以通过控制还原剂和稳定剂的种类和用量来调节纳米银的粒径和分布。
五、储存与稳定性
纳米银水溶液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同时,应密封保存,防止水分蒸发和杂质进入。在适当的储存条件下,纳米银水溶液可以长时间保持稳定。
六、注意事项
1. 避免接触强酸和强碱:这些物质可能引起纳米银的化学反应,影响其性能。
2. 注意安全操作:在使用纳米银水溶液时,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
GHS分类(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1. GHS分类:根据现有资料,纳米银水溶液未被明确列入GHS分类中。不过,由于其成分包含银元素,可以参照银的相关分类。
2. GHS分类:根据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银及其无机化合物被列入GHS分类中的类别,但具体到纳米银水溶液,还需参考制造商提供的具体信息。
3. GHS分类:根据美国环保署(EPA)的化学物质分类,银及其化合物被归入特定类别,但同样需要参考制造商提供的纳米银水溶液的具体分类信息。
4. GHS分类:根据欧盟的分类标准,银及其化合物也被归入特定类别,但纳米银水溶液的详细分类需查阅相关法规或咨询制造商。
5. GHS分类:根据国际化学品安全卡(ICSC),银及其化合物的信息可能有助于了解纳米银水溶液的潜在危害,但具体分类仍需参考制造商提供的数据。
6. GHS分类:根据加拿大的《危险产品法》(HPA),银及其化合物被归入特定类别,但纳米银水溶液的具体分类需查阅HPA的相关规定。
7. GHS分类:根据澳大利亚的国家工业化学品通报和评估计划(NICNAS),银及其化合物被归入特定类别,但纳米银水溶液的具体分类需查阅NICNAS的数据库。
8. GHS分类:根据日本现有的化学品分类和标签法规,银及其化合物被归入特定类别,但纳米银水溶液的具体分类需查阅日本的相关法律法规。
安全术语
1.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2. S24/25: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3. S45: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4.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5. S36/37/38: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6.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7.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8.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9.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风险术语
1. R22:吞食有害。
2. R38:刺激皮肤。
3. R20/21/22:吸入有害。
4. R36/38: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
5. R43:皮肤致敏。
急救措施
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有不适,就医。
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如有不适,就医。
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4. 食入:用水漱口,禁止催吐。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
1. 灭火方法:使用适合周围火源的灭火剂,如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
2. 特殊灭火指导:如果物质起火或与燃烧物接触,可能会产生刺激性或有毒气体,需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及防护眼镜。
泄漏应急处理
1. 个人防护:避免吸入蒸汽、气溶胶,避免与眼睛、皮肤直接接触。
2. 环境防护: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造成环境污染。
3. 清洁程序:使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不得使用锯末等易燃材料吸附或吸收泄漏物。
4. 废物处理:收集并处置泄漏物,遵守相关环境保护法规。
废弃处置
1. 废弃物性质:根据当地法规处理,通常作为危险废物处置。
2. 废弃注意事项:避免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以免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3. 废弃方法:按照地方或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置,可能包括焚烧、填埋或其他合适的方法。
4. 废弃安全表:制定详细的废弃处置计划,确保在处理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
5. 废弃安全表:定期审查和更新废弃处置计划,以适应新的法规和技术发展。
6. 废弃安全表:对废弃处置过程进行记录和报告,以便追踪和管理。
7. 废弃安全表: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设备,确保参与废弃处置的人员能够安全地执行任务。
8. 废弃安全表:鼓励采用可持续的废弃处置方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9. 废弃安全表:与其他组织共享最佳实践,以提高废弃处置的效率和安全性。
10. 废弃安全表:定期评估废弃处置的效果,以确保持续改进和符合法规要求。
1. 外观:纳米银水溶液的外观分为无色透明纳米银溶液和有色纳米银溶液两种类型。无色透明纳米银溶液呈无色透明液体,而有色纳米银溶液则呈黄褐色或黑色液体。
2. 粒径:纳米银颗粒的粒径通常在1-100纳米之间,多数情况下为20纳米左右。不同粒径的纳米银颗粒会影响其抗菌性能和颜色表现。
3. pH值:纳米银水溶液的pH值一般在6.5-8.5之间。不同的制备方法和浓度会影响溶液的pH值,从而影响其稳定性和抗菌效果。
4. 固含量:无色透明纳米银溶液的固含量应≥1000ppm,有色纳米银溶液的固含量则应Min 5%。
5. 密度:无色透明纳米银溶液的密度为1.01±0.02g/ml,而有色纳米银溶液的密度则为1.40±0.50g/ml。
6. 银纯度:纳米银水溶液中的银纯度应达到99.99%,以确保其高效抗菌性能。
7. 稳定性:纳米银水溶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常温下可保存一年以上。高温处理(≤100℃)对其性质没有明显影响。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