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试剂优势供应上万种化学试剂产品,欢迎各位新老客户咨询、选购!
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价格 | 操作 |
---|---|---|---|---|---|
X7829-x | D-2-氰基苯丙氨酸 | 咨询规格 | 咨询包装 | 咨询价格 |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采购询价
1. 分子结构
- 化学式:D-2-氰基苯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₁₀H₁₀N₂O₂。
- 分子量:该化合物的分子量为190.199 g/mol。
- 旋光异构体:D-2-氰基苯丙氨酸具有两个旋光异构体,其中D型具有右旋性。
2. 物理性质
- 外观:D-2-氰基苯丙氨酸通常以白色结晶固体的形式存在。
- 密度:其密度约为1.3±0.1 g/cm³。
- 沸点:预测的沸点为375.7±32.0 °C。
- 熔点:具体的熔点数据未提供,但通常这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熔点。
- 闪点:闪点为181°C。
- 蒸汽压:在25°C时,蒸汽压为2.6E-06 mmHg。
- 折射率:折射率为1.596。
- 储存条件:应在干燥条件下密封保存,温度控制在2-8°C。
3. 化学反应性
- 酸碱性:D-2-氰基苯丙氨酸的酸度系数(pKa)为2.06±0.10,表明它是一种弱酸。
- 溶解性:由于其含有氨基和羧基,预计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性。
- 稳定性:在常温下稳定,但在高温或强光照射下可能会分解。
- 反应性:可以参与多种有机合成反应,如酯化反应、酰胺化反
GHS分类
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 GHS),D-2-氰基苯丙氨酸可能归类于以下类别:
1. 危害水生环境(Aquatic Toxicity) - 类别3
2. 健康危害(Health Hazard) - 类别Xi
安全术语
1.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和实验服。
2. 避免吸入 - 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操作,避免粉尘或气体的吸入。
3. 储存条件 - 密封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远离氧化剂和酸类物质。
风险术语
1. R36/37/38 -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2. R50/53 - 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
急救措施
1. 吸入:
-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请就医。
2. 皮肤接触:
- 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受影响区域。
- 如果皮肤刺激持续,请就医。
3. 眼睛接触:
- 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 若刺激持续,请就医。
4. 误食:
- 不要催吐。
- 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所摄入的物质。
消防措施
1. 灭火介质:
- 使用适合周围火灾环境的灭火剂,如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
2. 特殊风险:
- 燃烧时可能释放有害气体,如氮氧化物和氰化物。
3. 保护设备:
- 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和全身防护服。
泄漏应急处理
1. 个人防护:
-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
2. 环境防护:
- 防止泄漏物进入排水系统或自然环境。
3. 清洁方法:
- 小心扫起并转移到适当的废物容器中进行处理。
废弃处置
1. 处置方法:
- 根据当地法规进行处置,可能需要专业的化学品处理设施。
2. 包装注意事项:
- 确保包装完好无损,避免破损导致泄漏。
安全数据表(SDS)
1. 概述:
- D-2-氰基苯丙氨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刺激性和高水生毒性。
2. 危害识别:
- 类别3(危害水生环境)和类别Xi(刺激)。
3. 急救措施:
- 详细列出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和误食的急救步骤。
4. 消防措施:
- 提供灭火介质和特殊风险的信息。
5. 泄漏应急处理:
- 提供详细的个人防护和环境防护措施。
6. 废弃处置:
- 提供处置方法和包装注意事项。
一、化学性质
1. 化学式与分子量:
- D-2-氰基苯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10H10N2O2,分子量为190.199。
2. 纯度:
- 常见的商业产品纯度为97%或95%。
3. 酸碱性:
- 酸度系数(pKa)约为2.06±0.10。
二、物理性质
1. 外观:
- 该化合物通常以类白色至白色固体或粉末形式存在。
2. 密度与沸点:
- 密度约为1.28±0.1 g/cm³(预测值)。
- 沸点为375.7±32.0°C(预测值),在标准大气压下(760 mmHg)。
3. 溶解性:
- 易溶于水,但不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
4. 光学性质:
- 具有旋光性,比旋光度为-26.5°(c=1, 5 mol/L HCl)。
三、安全信息
1. 毒性与操作注意事项:
- 具体的毒性数据可能有限,但使用时应遵循标准的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确保在良好通风的环境中操作。如意外吸入或误食,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化合物信息。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