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试剂优势供应上万种化学试剂产品,欢迎各位新老客户咨询、选购!

登录

¥0.00

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当谈到儿童肥胖的发展时,糖的来源可能比数量更重要

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的欧洲肥胖大会(ECO)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就儿童肥胖的发展而言,糖的来源比糖的含量更重要。

研究发现,小时候摄入的总糖量与10岁或11岁时的体重无关。

然而,从不加糖的液体乳制品(牛奶和酪乳)中获得较高比例糖的儿童不太可能超重或肥胖。

同样,从水果中摄取更多的糖与体重增加较少有关。然而,从蛋糕、糖果、加糖牛奶和巧克力牛奶等酸奶饮料等甜食中摄入大量糖,则与体重增加有关。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流行病学系和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的首席研究员邹俊阳说:“高糖食物的消费被认为是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因此建议儿童少吃富含糖的食物,如糖果、蛋糕和含糖饮料,多吃水果和不加糖的乳制品,如牛奶和酸奶。”

“虽然水果和不加糖的乳制品被认为是健康的,但它们含有大量的内在糖——食物中自然存在的糖,而不是添加的。”我们想知道糖的来源,无论是添加糖还是内在糖,以及糖的量,是否会影响超重或肥胖的可能性。

“虽然之前也有过研究,但结果并不一致,而且缺乏高质量的研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邹女士和她的同事们使用了GEKCO德伦特研究1的数据,这是一项正在进行的纵向研究,研究对象是2006年4月至2007年4月期间在荷兰北部德伦特出生的一组儿童,以探索儿童早期总糖摄入量与不同来源的糖摄入量对体重、体重增加以及超重和肥胖发展的关系。

研究人员利用891名儿童(448名男性)的父母在儿童3岁时填写的食物摄入量问卷的答案,计算每日总糖摄入量和13种食物(蔬菜;水果(全果);谷类食品;淀粉类蔬菜;坚果;豆类;肉类,鸡蛋,素食肉类替代品,油,黄油和人造黄油;牛奶及奶制品;咖啡和茶,以及咖啡和茶类饮料;含糖饮料(包括果汁、柠檬水、加糖牛奶和酸奶饮料);咸味食品,包括自制和即食食品和汤;含糖零食,如蛋糕、糖果和巧克力;配料酱/糖)。

身高和体重由训练有素的护士测量,用于计算BMI z分数,该分数在3至10/11年之间的变化以及10/11年的体重状况(根据国际肥胖工作组2012年标准定义的正常体重/超重/肥胖)

BMI z分数是儿童和青少年广泛使用的体重衡量标准。它们显示了一个年轻人的身体质量指数与他们的年龄和性别的平均身体质量指数的比较,数值越高代表体重越重。

所有891名儿童均被纳入10/11岁时的BMI-Z评分和BMI-Z评分变化分析。817名儿童(414名男性)被纳入体重状况分析(其中74/891在3岁时超重或肥胖,被排除在此分析之外)。

平均每日总糖摄入量为112克。这约占每日总能量摄入1388卡路里的三分之一(32%)。

糖的主要来源是水果(平均每天摄入13g)、乳制品(18.6g)、含糖饮料(41.7g)和含糖零食(13.1g)。

在10/11岁时,102名3岁时体重正常的儿童出现超重或肥胖。

3年的总糖摄入量与BMI z评分、体重增加或10/11年的体重状况无关。

然而,从含糖零食中摄入更多的糖与10/11更高的BMI z评分有关。

相比之下,每天从水果中摄入更多的糖(只摄入整个水果)与10/11岁时较低的BMI z评分和较少的体重增加有关。(果汁和体重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

从不加糖的液体乳制品(牛奶和酪乳)中摄入更多的糖与10/11岁时超重/肥胖的几率较低有关。与摄入量最低的儿童相比,3岁时这些产品摄入量最高的儿童超重/肥胖的风险降低了67%。

这项研究并没有研究为什么这些食物对体重的影响不同。然而,可能的解释包括水果中糖分的释放速度比含糖零食慢,以及不同食物中的糖分(蛋糕和糖果中的蔗糖,水果中的果糖和乳制品中的乳糖)对人体的作用方式不同。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当谈到儿童肥胖时,糖的来源似乎比糖的数量更重要。

“应该鼓励孩子们吃水果和牛奶,而不是甜牛奶和酸奶饮料、糖果、蛋糕和其他富含添加糖的食物。

来源:AAAS

异丁醛(也称为2-丁醛,化学式:C4H8O)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醛类化合物。以下是异丁醛的一些化学性质:

1. 功能团:异丁醛分子中含有一个醛基(─CHO功能团),即碳氧双键和一个氢原子。

2. 溶解性:异丁醛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它可以在水和许多有机溶剂中溶解,如乙醇、醚等。

3. 氧化性:异丁醛易被氧气氧化成相应的酸。

4. 反应活性:异丁醛是一种活泼的化合物,可以与多种化学物质发生以下反应:

   - 还原反应:可以被还原剂还原为相应的醇。

   - 加成反应:与亲核试剂(如氨、氢氯化物)加成反应,形成相应的加成产物。

   - 导入反应:与亲电试剂(如酸性条件下的醇或酰氯)反应,发生导入反应,形成醇或酯。

5. 异构性:异丁醛正丁醛(1-丁醛)是同分异构体,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异丁醛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处理和使用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同时,由于异丁醛易燃,应避免与火源接触和存放在易燃物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