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试剂优势供应上万种化学试剂产品,欢迎各位新老客户咨询、选购!
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转基因大豆进口获“秒批” 安全性受质疑
农业部日前批准发放巴斯夫、孟山都三个转基因大豆进口可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令媒体质疑其“闪电”批准可能违规。而有记者联系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办公室,对方却拒绝接受采访,令这件事变得更加疑云重重。有分析师称,批准转基因作物进口,需要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入境货物报检单、相关检疫证书、经贸部门批准的进出口权文件等,这些文件全部具备后,才能进口。既然巴斯夫和孟山都已拿到安全证书,意味着后面的文件不难办。
农业部既然说:“进口转基因大豆经过慎重评审”。然而,鉴于转基因产品说不清、道不明的安全性考虑,欧洲及日本等发达国家限制转基因产品应用在食品领域。在其他发达国家,人们首选的也是高价格的非转基因大豆和大豆油。
在2013年之前,尽管中国的豆食需求量在上升,但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产量完全可以满足本国的豆食需要、还略有节余。之后所出现的供需缺口,是本国大豆产量逐年减少而造成的。一方面,进口转基因大豆低价倾销中国,扰乱国内市场秩序,打垮了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另一方面,豆田数量也在逐年减少。黑龙江省一直是中国大豆的主产地,2006年还有约7000万亩的大豆,现在已经降到约3000多万亩,面积减少了近一半。曾有人称之为“黑龙江大豆危机”。
进口转基因大豆之所以迅速占领国内市场,主要原因是出油率高、成本低、价格低。也许,农业部批准转基因大豆进口是出于对油料“硬缺口”的考虑,但转基因产品一旦被用作加工原料,所有消费者都会受到影响。
黑龙江大豆协会:转基因与肿瘤高度相关
央转基因大豆从进口的那天起就与争议相伴,这缘于人们对其“有毒”的担忧。在至今尚无科学实验的前提下,黑龙江省大豆协会一份与肿瘤高度相关的分析报告,让人触目惊心。“之前我们对转基因大豆的安全性持审慎态度,但看到《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后,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说,我国一半以上的食用油为大豆油,而大豆油市场90%以上的份额被转基因大豆油所占领,“涉及面太大了,必须正视”。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50万,因癌症死亡约250万。全国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平均每1分钟就有6人被确诊为癌症,每7到8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癌症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据中国抗癌协会专家推测,肿瘤发病诱因,与环境气候、当地饮食风俗等有一定关系。”王小语说,“我依据自身在粮食行业20年的工作经历,却发现致癌原因可能与转基因大豆油消费有极大相关性。”
转基因与肿瘤的相关性,国外早有披露。2010年,由俄罗斯全国基因安全协会和生态与环境问题研究所AlexeiSurov博士等科学家联合实验,选择农业中广泛应用的含有不同比例转基因成分的普通大豆,喂养具有快速繁殖率的坎贝尔仓鼠2年,结果证明,转基因生物对哺乳动物有害。研究人员发现,食用转基因食品的动物将失去繁殖能力。2012年9月,法国凯恩大学的Seralini等科学家,在《食品化学毒物学》杂志公布的研究结果称,通过为期两年对200只实验鼠进行的分类试验,他们发现,用转基因玉米NK603和被“Roundup”(商品名“农达”)污染的饲料喂养的实验鼠,容易患肿瘤及内脏损伤。
王小语介绍,河南、河北、甘肃、青海、上海、江苏、广东、福建等地,基本都是我国转基因大豆油的消费集中区域,这些区域同时也是我国肿瘤发病集中区。黑龙江、辽宁、浙江、山东、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基本都不以消费转基因大豆油为主,不是肿瘤发病集中区域。“山东、江苏两省相邻,是国内加工转基因大豆最多的,但江苏胃癌高发,山东不是。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居民以食用花生油为主。”王小语说,“同样,湖南、湖北、浙江、贵州这些地方,人们主要吃菜籽油,肿瘤也不高发。”大豆油不是简单的脂肪,其对人体的发育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里面的成分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对人体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生殖,如此重要的人体必需营养物质,若来自于转基因产品,很肯恩有极大的健康威胁。”王小语说。
“我们协会的结论就是,食用转基因大豆油的消费者更容易患肿瘤、不孕不育病。所以,转基因大豆油不宜在没有获得安全定论前用于商业消费。”王小语说。今年4月,他将这个报告交至黑龙江省农委,希望引起重视,但至今没收到回复。
吃不吃转基因大豆产品应给百姓选择之便
不少专家认为,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目前仍有不成熟和不确定性,而减少对进口转基因大豆的依赖,则既可以回避这些不可预知的风险,又可以保护国产大豆。“中国有迫切的食用油需求,这就需要大量的大豆。”中国农科院专家李先德表示,中国本土耕地有限,大豆供应不足,产量有限,只能依赖进口。
黑龙江省农科院专家刘忠堂主张,目前黑龙江大豆只有搞差异化发展战略,才有生存余地。“就是发展食用的非转基因大豆,保证20%的基本供给。”非转基因的豆制品蛋白含量高,价格也高,以此可扬长避短。
“我们可以通过价格带动,或其他方式,如专品种种植、专品种收购、订单农业、家庭农场等,提升单产。”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说,去年,黑龙江大豆产量是1280万吨,如提升1/3,就能达1600到1800万吨,再腾出种植工业玉米的土地,把南方一些撂荒的土地利用起来,就能达到2600至3000万吨,这样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性就会降低很多,就不用进口5000多万吨了,“三四千万吨就够了”。
社会各界还应积极推进对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的标识标注,重新做出更加严格的强制规定,通过强制实施规范标识,确保起到明显提示作用,使消费者有条件自主选择。这样,选择安全的国产大豆的人就多了,进口大豆自然就会减少。
“转基因这么高端的科技不应只应用在粮食上,在其他方面也大有用武之地。”王小语说,比如可以像以色列那样培植树种,提高生长速度;培养菌群,吃掉垃圾,“这也是变相增加耕地,对粮食有利”。
在当前不确定进口转基因大豆安全性的情况下,减少对它的依赖,无疑是最佳的自保方式。
文章链接:西亚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