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试剂优势供应上万种化学试剂产品,欢迎各位新老客户咨询、选购!

登录

¥0.00

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让小龙虾、对虾染病的元凶找到了

西南大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微孢子虫研究团队首次发现虾肝肠胞虫能够感染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并造成克氏原螯虾肝胰腺和肠道的组织损伤。日前,相关研究以“虾肝肠胞虫在克氏原螯虾中感染增殖:预警小龙虾和对虾养殖”为题,在《水产养殖》在线发表。

虾肝肠胞虫是甲壳类动物的二类疫病病原,不仅会感染克氏原螯虾,还会感染对虾,对相关养殖业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虾肝肠胞虫主要感染的是凡纳对虾,又称南美白对虾,它会引起对虾生长迟缓综合症,严重影响对虾养殖周期和经济价值。虾肝肠胞虫感染对虾后,既破坏养殖环境稳态,又易与弧菌、白斑综合征病毒等病原合并感染,导致对虾大批量死亡。虾肝肠胞虫在对虾育种、育苗体系中不易清除,严重危害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该研究发现,从凡纳对虾养殖塘中捕捉的共栖野生克氏原螯虾,均排白便,其肝胰腺、肠道及白便中存在大量的微孢子虫孢子,且肝胰腺和肠道发生萎缩,上皮细胞脱落。该团队利用微孢子虫通用引物及特异性引物,对分离的微孢子虫进行了鉴定,发现该微孢子虫为虾肝肠胞虫。利用透射电镜对克氏原螯虾肝胰腺的超薄切片进行观察发现,肝胰腺细胞被虾肝肠胞虫感染。本研究系首次证实虾肝肠胞虫能够感染克氏原螯虾。

全球水产养殖业中,凡纳对虾的养殖规模最大,我国产量占全球的1/3。除了凡纳对虾,克氏原螯虾也是我国的规模化养殖水产。2022年,我国凡纳对虾和克氏原螯虾养殖产量约为210万吨和280万吨。克氏原螯虾的养殖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凡纳对虾养殖区域有重叠,甚至有很多对虾养殖塘是由克氏原螯虾养殖塘改造而成。克氏原螯虾营底栖、擅攀爬的生活习性,使其很容易携带和传播虾肝肠胞虫到不同的养殖池或其栖息地,造成不同水域的交叉感染。该研究为对虾养殖过程中防控野生克氏原螯虾传播虾肝肠胞虫提供了依据。

据悉,西南大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凌冰鑫与博士研究生吴玉娇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西南大学副教授陈洁、教授周泽扬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元为本研究提供了帮助。

作者:温才妃,雷四维 来源:中国科学报

亚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化学式:NaClO)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常用作漂白剂和消毒剂。以下是亚氯酸钠的一些化学性质:

1. 氧化性:亚氯酸钠是一种氧化性化合物,能够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2. 氯化性:亚氯酸钠在水中能够迅速分解,生成次氯酸(HClO)和氢氧化钠(NaOH)。亚氯酸是一种比亚氯酸钠更强的氧化剂。

3. 消毒性:亚氯酸钠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作用,可用消毒水源、池塘和水处理。

4. 漂白性:亚氯酸钠可用作漂白剂,能够将许多染料和有机物氧化漂白。

5. 不稳定性:亚氯酸钠在阳光照射下会逐渐分解,所以需要存放在暗处,避免阳光直射。

需要注意的是,亚氯酸钠是一种腐蚀性较强的化学物质,在处理和使用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同时,避免与酸性物质或易燃物质接触,以免引发危险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