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试剂优势供应上万种化学试剂产品,欢迎各位新老客户咨询、选购!
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大量的循证医学已经证实ACEI、ARB在糖尿病患者中通过其对肾脏的血液动力学的作用效应(即扩张出球小动脉大于扩张入球小动脉),实现了降低蛋白尿的特性,由于这类药物的抗氧化应激、改善肾脏细胞外间质的非血液动力学作用效应,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体现出可以延缓肾病的进展,并使大部分患者获益。循证医学也证实钙离子拮抗剂的长期治疗在改善颈动脉硬化、延缓颈动脉增厚的程度及延缓冠状动脉内的斑块进展方面优于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ACEI。目前认为,两种降压药物将血压水平降至一样水平(血压达标)而两组药物的主要终点出现差异者,可能存在一定的降压以外的器官保护作用。
已公布的LIFE研究就显示了这样的结果,LIFE入选的均是左室肥厚的高危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61岁。随机分为ARB(氯沙坦)治疗组及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治疗组。随访5年,研究结果表明,在血压下降幅度相同的情况下,与以阿替洛尔为基础的方案相比,以氯沙坦为基础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致死性和非致死性脑卒中的发生率进一步降低24.9%。
这一结果在单纯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及合并糖尿病亚组分析中也得到同样的证实。而2004年公布的CAMELOT/NORMALISE研究,是一种以CCB(氨氯地平)与ACEI(依那普利)与安慰剂对比的临床试验,试验对象均为血压正常的明确诊断的冠心病患者,CAMELOT试验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方式观察并评价3种治疗药物对一级终点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2年的治疗,CCB与ACEI组间降压疗效无差异,终点的累计事件发生率CCB(氨氯地平)与安慰剂组相比降低31%,P<0.003;与ACEI(依那普利)组相比降低19%,P=0.10。结果提示,CCB在冠心病及脑卒中患者降低终点事件方面优于ACEI及安慰剂,似乎提示CCB可能的器官保护作用。
上述改善器官损害的不同高血压药物所达到的临床效果,体现了降压药物所特有的器官保护效果,因此降压的同时应注意减少血压的波动性、逆转靶器官的损伤。然而,这些对器官的改善效果均是在血压充分降低的基础上所达到的。血压波动是产生器官损害的重要原因,缓和降压使血压达标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键。因此应当关注这样一种重大问题,即如何使血压波动减少、使血压达标。目前已知的降压药物不论是CCB、利尿剂还是ACEI、ARB及β受体阻滞剂,单药有效性都不足以达到60%,在高危的高血压患者中达标率更低,对此,合理的优化联合治疗方案的选择对那些高危的患者更有意义。ASCOT-BPLA研究证实CCB(氨氯地平)+ACEI(培哚普利)联合治疗比利尿剂(卞氟噻嗪)+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联合治疗,可使血压进一步降低2.7/1.9 mmHg,临床终点事件的降低在优化联合治疗组显示了最佳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