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丙内酯(BPL)易水解,无残留,水解后无危害;可直接作用于病毒或病原物核酸,作用于病原体DNA或RNA,改变病毒核酸结构达到灭活目的,而不直接作用于蛋白,且灭活效果理想,灭活时间短,能缩短疫苗生产周期。因此,自1984年β-丙内酯作为狂犬疫苗灭活剂使用以来,已成功并广泛地应用于多种人和动物疫苗的生产。β-丙内酯也作药物、树脂和纤维改性剂的中间体,其衍生物β-巯基丙酸是PVC稳定剂和医药的原料。特点:1.直接作用于病毒核酸,保持免疫原性,强灭活效果。β-丙内酯(BPL)直接与病毒核酸作用,而不作用于壳蛋白,不破坏病原体的免疫原性。2.极易水解,无残留,并且水解产物无毒无害。大剂量β-丙内酯(BPL)虽是一种致癌物,但极易水解,在37℃水浴水解2h后消失,其水解为无毒性的人体脂肪代谢产物β-羟基丙酸。另外,由于其能在疫苗液体中完全水解,不必考虑在成品疫苗中的残留。3.灭活时间短,缩短了疫苗的生产周期。仅需2小时β-丙内酯即可完全水解,灭活时间短,从而显著地缩短了疫苗生产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