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质
中文名称:2,4-二硝基苯酚英文名称:2,4-Dinitrophenol
别名:DNP;2,4-二硝基酚
分子式:C6H4N2O5
相对分子质量为:184.11
CAS:51-28-5
EINECS号:200-087-7
性状:常温为黄色晶体,有霉味
熔点:112-114°C
沸点:312.1°C at 760 mmHg
蒸汽压:0.000294mmHg at 25°C
闪点:142.8°C
水溶性:0.6 g/100 mL (18°C) [1]
相对密度(水=1):1.6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6.35
燃烧热(kJ/mol):-2708.6
辛醇/水分配系数:1.54~1.67
溶解性:不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
类别
易燃固体
毒性分级 剧毒
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LD50: 30 毫克/ 公斤; 口服- 小鼠 LD50: 45 毫克/ 公斤
刺激数据 皮肤- 兔子 300 毫克/ 4周 轻度
爆炸物危险特性 与氧化剂混合可爆
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温、氧化剂易燃; 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灭火剂 水、干砂、二氧化碳、泡沫、1211灭火剂
毒性
1.急性毒性
LD50:30mg/kg(大鼠经口);72mg/kg(小鼠经口);700mg/kg(豚鼠经皮)
2.刺激性
家兔经皮:300mg(4周,间歇),轻度刺激。
3.致突变性
微生物致突变:大肠杆菌200ppm(3h)。DNA抑制:仓鼠肺脏7mmol/L。DNA损伤:大鼠肝100μmol/L。
4.其他
小鼠腹腔最低中毒剂量(TDLo):40800μg/kg(孕10~12d),有胚胎毒性。
在生产、使用和搬运过程中以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为引起中毒的主要途径。其中毒机制主要是直接作用于能量代谢,刺激氧化过程,抑制磷酸化过程。急性中毒时,多表现为皮肤潮红、口渴、大汗、全身无力、高热(可达40 ℃以上)、烦躁不安、心跳和呼吸加快、抽搐、肌强直以至昏迷,最后可因血压下降、肺及脑水肿而死亡。
2,4-二硝基苯酚毒性大,一旦中毒后果相当严重。由于2,4-二硝基苯酚使用量相对少,故急性职业中毒比较罕见,国家尚未对2,4-二硝基苯酚制订专门的急性职业中毒标准,只是规定其诊治参照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PCP;CAS:87-86-5)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8792-88)(1)。但毕竟它们属于两种化学物,其毒理学完全不同,这给临床诊治带来很大困难。
生理作用
脱偶联剂的代表例之一。据F.A.Lipmann一派阐明(1948—1950),它的作用是使氧化和磷酸化脱偶联。一旦以10-4M浓度给予线粒体,就会发生脱偶联作用,氧吸收增大,P∶O比下降,如果进一步给予高浓度,也会妨碍氧的吸收。DNP作为解偶联剂的作用机理是:DNP对电子的传递没有抑制作用,但是它能消除产生ATP合成所需的质子推动力。因为DNP是一种亲脂的弱酸性化合物,它能以中性的质子状态穿过线粒体脂质双分子层的内膜。当存在跨膜的质子梯度时,它在膜的酸性侧结合质子,成为一种中性的不带电荷的状态,通过扩散穿过膜,并在膜的碱性侧释放出质子,从而瓦解跨膜的质子梯度。这里,DNP起到了一个离子载体的作用。
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 | 来源 | 类别 |
钠盐比色法 | 《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 化工企业空气 |
气相色谱法 | 《城市和工业废水中有机化合物分析》王克欧等译 | 废水 |
色谱-质谱法 | 《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19版译文,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 水和废水 |
色谱/质谱法; 气相色谱法 | 《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 固体废弃物 |
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 |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 1mg/m[皮] |
前苏联(1975) |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 0.03mg/L |
前苏联(1975) | 渔业水体中有害物质最大允许浓度 | 0.03mg/L |
前苏联 | 污水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 4mg/L |
安全信息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1320 4.1/PG 1
危险品标志
有毒,危害环境
风险术语
R23/24/25:Toxic by inhalation, in contact with skin and if swallowed. 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毒。
R33:Danger of cumulative effects. 有累积效应的危险品。
R50:Very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
安全术语
S28:接触皮肤之后,立即使用大量皂液洗涤。
S37:Wear suitable gloves. 戴适当手套。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S61:Avoid **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用水润湿,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禁止用砂土压盖。
合成方法
上下游产品信息
表征图谱
相关文献
用途
1.主要用于硫化染料生产,如硫化黑BN;BRN;2BRN等。也用于生产苦味酸和显影剂等。分析化学中用作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是pH=2.8(无色)-4.4(黄色);还可用于检测钾;铵;镁等。
2.用于有机合成、染料、炸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