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A43405-1g | 2-吡嗪甲醛 | ≥98.0% | 1g | 855.00 | 855.00 |
|
质量标准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采购询价
问答
1. 外观
指标: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或固体(取决于纯度和环境温度)。
说明:外观是初步判断产品质量的一个直观指标。无色或淡黄色表示杂质较少,产品纯度较高。
2. 纯度
指标:≥98%(高效液相色谱法或气相色谱法测定)
说明:纯度是衡量产品中有效成分含量的重要指标。高纯度意味着杂质含量低,对下游反应的干扰小。
3. 水分
指标:≤0.5%
说明:水分含量过高会影响产品的储存稳定性和反应效率,因此需要严格控制。
4. 重金属含量
指标:符合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标准。
说明:重金属如铅、汞等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需要检测并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5. 砷盐
指标:≤2 ppm(以As计)
说明:砷盐是常见的污染物,需要控制其含量以确保产品安全性。
6. 灼烧残渣
指标:≤0.1%
说明:灼烧残渣表示产品在高温下分解或挥发后剩余的不挥发性物质,反映产品的纯度和热稳定性。
7. 氯化物
指标:≤50 ppm
说明:氯化物可能来源于原料或生产过程,其含量需控制以避免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8. 硫酸盐
指标:≤50 ppm
说明:硫酸盐同样可能来源于原料或生产过程,需控制其含量。
9. 其他杂质
指标:单一杂质≤0.1%,总杂质≤0.5%
说明:除了上述特定杂质外,还需控制其他未知杂质的含量,以确保产品的整体质量。
10. 物理常数
- 沸点:140-142 °C(760 mm Hg)
- 密度:1.16 g/mL at 25 °C
- 蒸气压:2 mm Hg (20°C)
- 折射率:1.528-1.530
- 闪点:52 °C
说明:这些物理常数有助于进一步确认产品的身份和纯度。
11. 包装与储存
- 包装:通常采用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密封包装,确保防潮、防光、防氧化。
- 储存条件: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热源,避免与强氧化剂、强酸、强碱等物质混储。
12. 运输与安全
- 运输:按照危险品运输规定进行运输,确保包装完整、标识清晰。
- 安全信息: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包含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处理等信息。
一、基本化学性质
1. 分子结构
- 吡嗪环:2-吡嗪甲醛包含一个六元环,其中两个碳原子被氮原子取代。这种结构赋予其芳香性,类似于吡啶。
- 醛基:醛基(-CHO)连接在吡嗪环的2号位上,使其具有典型的醛类反应特性。
2. 物理性质
- 外观:通常为无色或淡黄色固体。
- 溶解性:可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氯仿等,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
二、化学反应性
1. 亲核加成反应
- 与醇的反应: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2-吡嗪甲醛能与醇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缩醛。这些缩醛可以进一步用于保护醛基。
- 与格氏试剂反应:醛基高度活泼,能够与格氏试剂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仲醇。
2. 氧化和还原反应
- 氧化反应:醛基可以被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铬酸氧化成羧酸,生成2-吡嗪甲酸。
- 还原反应:通过催化加氢(如使用钯碳作为催化剂),醛基可以被还原成相应的醇,即2-羟甲基吡嗪。
3. 碱性反应
- 与酸成盐:吡嗪环上的氮原子具有微弱的碱性,能够与强酸反应生成盐。这使得其在酸性环境中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
三、光谱学性质
1.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 由于吡嗪环的芳香性,2-吡嗪甲醛在紫外区有特征吸收峰,通常在200-300 nm范围内。
2. 红外光谱(IR)
- 醛基吸收峰:在1680-1720 cm⁻¹区域有明显的C=O伸缩振动吸收峰。
- 吡嗪环吸收峰:在指纹区(通常为600-900 cm⁻¹)有C-H弯曲振动和C=N, C=C伸缩振动的特征吸收峰。
3. 核磁共振(NMR)
- 氢谱(¹H NMR):醛基质子在约9-10 ppm处有一个特征单峰。吡嗪环上的质子则出现在6-8 ppm之间,具体位置取决于环上的电子密度分布。
- 碳谱(¹³C NMR):醛基碳在约190 ppm处有信号,吡嗪环碳原子的信号通常出现在120-150 ppm之间。
四、热力学性质
1. 熔点和沸点
- 熔点:通常在100-150°C之间,具体值取决于纯度和测定条件。
- 沸点:较高,一般在200°C以上,因其分子量较大且具有极性。
2. 热稳定性
- 在高温下,2-吡嗪甲醛可能会分解,产生小分子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氨气。
五、其他化学性质
1. 配位化学
- 吡嗪环上的氮原子可以作为电子给体,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这在某些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中有应用。
2. 光化学反应
- 在光照条件下,2-吡嗪甲醛可能发生光解反应,生成自由基或其他光化学产物,这一特性在某些光敏材料中得到应用。
六、生物活性
1. 抗菌活性
- 某些吡嗪衍生物具有抗菌活性,2-吡嗪甲醛及其衍生物可能对某些细菌和真菌表现出抑制作用。
2. 药理活性
- 吡嗪甲醛的结构与某些药物分子相似,因此可能具有潜在的药理活性,例如抗炎、抗癌等。
1. GHS分类:
- 刺激性物品。
2. 安全术语: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3. 风险术语:
-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4.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用氧气,立即求医。
-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用水漱口,立即求医。
5.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散开使火势蔓延。
- 特殊灭火程序: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任何泄漏声,必须马上撤离。
- 消防员特殊防护设备:消防人员须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及抗闪火的连身防火衣。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措施:尽速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工作场所的密闭空间。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 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充分的通风。清除所有点火源。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泄漏或溢出。避免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 清洁方法: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并当作危险废物处理。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7. 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8. 安全数据表:
- 2-吡嗪甲醛的安全数据表提供了关于该化学品的详细信息,包括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性、反应活性、毒理学信息等。这些信息对于了解化学品的潜在危害、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以及应对紧急情况至关重要。由于安全数据表内容较为详细且专业,通常由专业的化学品供应商或研究机构提供。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