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A39650-2g | N-丙烯酰肌氨酸甲酯 | ≥97.0% | 2g | 500.00 | 500.00 |
|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采购询价
问答
N-丙烯酰肌氨酸甲酯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为C7H11NO3,分子量为157.16。其化学性质包括:
1. 物理性状:N-丙烯酰肌氨酸甲酯通常以无色或灰黄色液体的形式存在,具有特定的密度、折射率和闪点。
2. 溶解性:这种化合物不溶于水,这可能影响其在生物体系中的应用范围。
3. 稳定性:N-丙烯酰肌氨酸甲酯需要远离氧化物储存,并且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4. 生态学数据:通常对水是不危害的,但若无政府许可,不应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5. 计算化学数据: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为0.2,氢键供体数量为0,氢键受体数量为3,可旋转化学键数量为4,互变异构体数量为无。
6. 安全说明:S26表示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R36/38表示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7. 危险品标志:Xi表示有害物品,36/38表示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
1. GHS分类:根据提供的信息,N-丙烯酰肌胺酸甲酯的GHS分类为36/37/38,这表示它可能具有皮肤刺激、眼睛刺激和呼吸系统刺激的风险。
2. 安全术语:
- 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
- S36:穿戴适当的防护服。
这些术语强调了在处理该化学品时需要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
3. 风险术语:
- R36/38: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这一术语直接指出了N-丙烯酰肌胺酸甲酯的潜在危害。
4.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就医。
5. 消防措施:
-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能放出剧毒的光气。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光气。
-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任何迹象显示已发生泄漏,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6. 泄漏应急处理: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时,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 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 废弃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在能保证充分燃烧的条件下,再填埋。
8. 安全数据表:
- N-丙烯酰肌胺酸甲酯的安全数据表(SDS)应包含上述所有信息,以及更详细的物理化学性质、毒性学资料、生态学资料、运输信息等。具体的SDS应由生产商或供应商提供,以确保用户能够全面了解该化学品的安全信息。
一、物理性质
# 1. 外观与性状
- 外观:通常为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如果样品颜色过深或浑浊,可能表明存在杂质或降解产物。
- 气味:应具有轻微的特征性气味,不应有刺激性或腐败气味。强烈异味可能提示存储条件不当或污染。
- 溶解性: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微溶于水。溶解性测试可用于初步判断样品纯度。
# 2. 密度与沸点
- 密度:一般在1.05 g/mL左右,精确值可通过比重瓶法测定。密度偏差过大可能意味着成分不纯或混入其他物质。
- 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约为120°C至130°C。沸点范围可反映样品的纯度和挥发性成分的存在。
- 折光指数:通常在1.45左右,通过折光仪测量。折光指数是评估有机物纯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 3. pH值与水分含量
- pH值:通常呈弱酸性,pH值在5-6之间。偏离正常范围的pH值可能表示样品中存在酸碱副产物。
- 水分含量:应低于0.5%。高水分含量可能导致水解反应,影响储存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 干燥失重: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后样品质量减少不应超过0.5%。该指标用于评估样品中挥发性物质的含量。
二、化学性质
# 1. 纯度与杂质控制
- 纯度:应≥98.0%。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常用的分析手段,可以准确测定样品中的主要成分含量。
- 主要杂质:包括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及氧化产物等,每种杂质含量应控制在0.1%以下。杂质谱分析有助于全面了解产品质量状况。
- 重金属含量:如铅、汞等重金属离子总和应低于10 ppm。重金属检测通常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2. 反应活性
- 酰化反应:N-丙烯酰肌氨酸甲酯应保持较高的反应活性,能够顺利参与后续的化学反应。通过模型反应评估其反应效率和选择性。
- 稳定性:在常温下稳定,但在高温、光照或接触强酸强碱条件下易分解。加速老化试验可用于评估其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表现。
- 抗氧化性能: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避免在储存过程中因氧化而变质。抗氧化性能测试有助于确定适宜的包装和储存条件。
# 3. 安全性与环保指标
- 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应大于2000 mg/kg(大鼠口服),表明急性毒性较低。毒性测试是确保使用安全的基础。
- 皮肤刺激性:对皮肤的刺激性应尽可能低,通常采用兔皮测试进行评估。低刺激性有利于其在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应用。
- 生物降解性:应易于生物降解,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生物降解性测试有助于评估其环境友好程度。
三、应用性能
# 1. 聚合性能
- 聚合速率: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应具有较高的聚合速率,适用于快速固化体系。聚合速率的快慢直接影响生产效率。
- 聚合物性能:所得聚合物应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耐热性和透明度等特性。聚合物性能测试包括拉伸强度、热变形温度和透光率等。
- 兼容性:与其他单体共聚时,应保持良好的相容性和反应性。共聚实验有助于评估其在不同配方中的适用性。
# 2. 功能性应用
- 药物载体:作为药物载体时,应能有效包裹并缓慢释放药物分子。体外释放实验是评价其载药性能的重要手段。
- 化妆品添加剂:在化妆品中使用时,应具有保湿、抗氧化等功效,且无刺激性。功效测试和人体皮肤斑贴试验是常用的评估方法。
- 表面处理剂:用于材料表面改性时,应能显著改善表面的亲水性或疏水性。接触角测量是评估表面处理效果的常用技术。
# 3. 储存与运输
- 储存条件:推荐在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适宜的储存条件有助于延长产品的保质期限。
- 运输要求:按非危险品运输,但需避免剧烈震动和高温环境。正确的运输方式可以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受损。
- 保质期: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保质期至少为12个月。长保质期有助于降低库存成本和管理难度。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