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B16283-1kg | 乙酸纤维素 | 乙酰基39.8 wt % ,羟基3.5 wt % | 1kg | 354.00 | 354.00 |
|
|
B16283-250g | 乙酸纤维素 | 乙酰基39.8 wt % ,羟基3.5 wt % | 250g | 85.00 | 85.00 |
|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采购询价
问答
1. 基本性质
- 分子结构:乙酸纤维素是由纤维素与醋酐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酯化反应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其化学式为 \((C_6H_7O_2(OH)_3-m(OOCCH_3)_m)\),其中 \(m\) 表示取代度,可以在0到3之间变化。
- 外观:乙酸纤维素通常为白色或微黄色的粉末或颗粒,具有引湿性。
- 密度:乙酸纤维素的密度约为1.3 g/cm³。
- 熔点和沸点:乙酸纤维素的熔点范围为230至300℃,具体取决于乙酰基含量。
2. 溶解性
- 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乙酸纤维素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丙酮、二氯甲烷、乙醇等。其溶解度受乙酰基含量的影响很大,高乙酰基含量的乙酸纤维素在许多溶剂中不溶解,而低乙酰基含量的则能溶解。
- 水中的溶解性:乙酸纤维素在水中几乎不溶。
3. 化学反应性
- 酯化反应:乙酸纤维素是通过纤维素与醋酐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酯化反应制得的。其酯化度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调节,从而得到不同性质的乙酸纤维素。
- 水解反应:乙酸纤维素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重新生成纤维素和醋酸。这一特性在某些应用中非常有用,例如制备混合肥料或焚烧处理。
4. 物理性质
- 机械性能:乙酸纤维素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如坚韧、透明、有光泽等。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较高,适合制造各种机械部件和日用品。
- 光学性能:乙酸纤维素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常用于制作电影胶片、X光片基等。
5. 稳定性
- 热稳定性:乙酸纤维素在常温常压下稳定,但在高温下会逐渐分解。其热变形温度在453kPa应力下为43至98℃。
- 化学稳定性:乙酸纤维素对稀酸、汽油、矿物油和植物油稳定,但在三氯甲烷中会溶胀。它能被稀碱液侵蚀,因此在碱性环境中不稳定。
6. 安全性
- 毒性:乙酸纤维素无毒,对人体无害,可以安全地用于食品包装和其他与人体接触的应用。
- 贮存和运输:乙酸纤维素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远离热源和火种。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
1. GHS 分类
- 易燃固体:乙酸纤维素属于易燃固体,其燃烧可能释放出刺激性或有害的烟雾。
- 类别2:根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乙酸纤维素被归类为第2类物质,具有中等危险性。
2. 安全术语
- S24/25: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这表示乙酸纤维素在接触皮肤或眼睛时可能引起刺激或伤害,因此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3. 风险术语
- R36/37/38: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作用。这进一步强调了乙酸纤维素的潜在健康风险。
4.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 食入:用水漱口,禁止催吐,并立即就医。
5. 消防措施
- 灭火方法:使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等灭火剂进行灭火。
- 特殊注意事项:乙酸纤维素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有毒气体,因此在灭火过程中应尽量控制火势,防止其分解产物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6. 泄漏应急处理
- 隔离距离:根据泄漏量的大小,设置相应的隔离距离。小量泄漏时,初始隔离距离至少为15米;大量泄漏时,初始隔离距离至少为30米。
-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和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并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收集泄漏物,防止其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7. 废弃处置
- 废弃方法:建议使用焚烧法处置乙酸纤维素,并在焚烧过程中确保其完全燃烧,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注意事项:在处理废弃物时,应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合规处理。
8. 安全数据表(SDS)
- 乙酸纤维素的SDS提供了详细的安全信息,包括物质的理化性质、危害识别、成分/组成信息、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确保乙酸纤维素的安全使用和储存至关重要。
1. 聚合度
- 定义:聚合度是衡量聚合物分子链长度的一个指标,通常以DP(Degree of Polymerization)表示。
- 重要性:聚合度影响材料的机械强度、溶解性和其他物理性质。高聚合度通常意味着更高的强度和韧性。
2. 粘度
- 定义:粘度是液体或溶液流动阻力的度量,常用于评估聚合物溶液的特性。
- 测量方法:通常使用毛细管粘度计或旋转粘度计进行测量。
- 重要性:粘度对加工性能有直接影响,决定了材料的成型和加工工艺。
3. 酯化度
- 定义:酯化度是指纤维素分子中羟基被乙酸酯化的百分比。
- 测量方法:通过滴定法或光谱分析法测定。
- 重要性:酯化度影响材料的溶解性和化学稳定性。
4. 纯度
- 定义:纯度是指材料中不含有杂质的程度。
- 测量方法:通过色谱法、质谱法等技术检测杂质含量。
- 重要性:高纯度确保了材料在应用中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
5. 水分含量
- 定义:水分含量是指材料中所含的水分比例。
- 测量方法:通常使用干燥失重法(TGA)进行测量。
- 重要性:水分含量过高会影响材料的加工性能和最终产品的质量。
6. 灰分含量
- 定义:灰分含量是指在高温下燃烧后残留的无机物比例。
- 测量方法:通过高温燃烧后的称重法测定。
- 重要性:灰分含量反映了材料中的无机杂质水平,影响材料的纯度和性能。
7. 颗粒大小及分布
- 定义:颗粒大小及分布是指材料颗粒的平均尺寸及其分布范围。
- 测量方法:通过激光粒度仪或筛分法进行测量。
- 重要性:颗粒大小及分布影响材料的表面积、溶解速率和加工性能。
8. 透明度
- 定义:透明度是指材料透光能力的度量。
- 测量方法:使用雾度计或光谱仪进行测量。
- 重要性:对于透明材料,透明度是重要的质量指标,影响视觉效果和光学性能。
9. 机械性能
- 定义:机械性能包括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弯曲强度等。
- 测量方法:通过万能试验机进行测试。
- 重要性:机械性能决定了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10. 热稳定性
- 定义:热稳定性是指材料在高温下保持其性能不变的能力。
- 测量方法:通过热重分析仪(TGA)或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进行测量。
- 重要性:热稳定性影响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性能。
11. 溶解性
- 定义:溶解性是指材料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 测量方法:通过观察材料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来评估。
- 重要性:溶解性影响材料的加工和应用方式。
12. 生物相容性
- 定义:生物相容性是指材料在生物体内不引起不良反应的能力。
- 测量方法:通过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进行评估。
- 重要性:对于医疗用途的材料,生物相容性是一个关键的质量指标。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