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试剂优势供应上万种化学试剂产品,欢迎各位新老客户咨询、选购!
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A15399-100g | 氯乙酸钠 | AR,≥98.0% | 100g | 40.00 | 40.00 |
|
|
A15399-500g | 氯乙酸钠 | AR,≥98.0% | 500g | 98.00 | 98.00 |
|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MSDS
质检报告
采购询价
1. 基本性质
- 分子结构:氯乙酸钠的分子式为C2H2ClNaO2,分子量为102.48 g/mol。它由两个碳原子、一个氢原子、一个氯原子、一个钠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 物理状态:氯乙酸钠通常以白色结晶性粉末的形式存在,具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和乙醇,但不溶于乙醚。
2. 溶解性
- 水中溶解度:氯乙酸钠在水中极易溶解,溶解时会释放热量。其饱和溶液在常温下的溶解度较高。
- 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氯乙酸钠也溶于一些有机溶剂如乙醇,但不溶于非极性溶剂如乙醚。
3. 酸碱性
- 酸性反应:氯乙酸钠具有一定的酸性,其水溶液呈弱酸性。这是因为其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可以部分电离出氢离子(H⁺)。
- 盐的性质:作为一种钠盐,氯乙酸钠在水中完全电离成钠离子(Na⁺)和氯乙酸根离子(C2H2ClO2⁻),显示出典型的盐的性质。
4. 热稳定性
- 热分解:氯乙酸钠在高温下会发生热分解,产生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氯化氢等。具体的分解温度取决于加热条件和环境。
- 燃烧性:氯乙酸钠本身不易燃,但与可燃物接触时可能增加火灾风险。
5. 化学反应性
- 与碱的反应:氯乙酸钠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例如,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羟基乙酸钠。
- 与酸的反应:氯乙酸钠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氯乙酸和相应的钠盐。例如,与盐酸反应生成氯乙酸和氯化钠。
- 氧化还原反应:氯乙酸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氯原子可以被还原剂还原成氯离子。
6. 毒性和危险性
- 毒性:氯乙酸钠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吸入或摄入后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长期接触可能导致慢性健康问题。
- 危险性:氯乙酸钠属于危险化学品,需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储存和运输。其危险类别包括腐蚀性和
GHS分类
- GHS 02 符号:警告标签要素,表明该物质具有急性健康危害。
- GHS 07 符号:可能对呼吸道造成刺激。
- GHS 08 符号:可能对皮肤造成腐蚀/刺激。
安全术语
- R22:吞咽有害。
- R36/38: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
- R41:对眼睛有严重损害的风险。
- S26:不慎接触眼睛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
- S36/37/39:穿戴合适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罩。
- S45:发生事故或感觉不适时,立即就医(可能带有该物质)。
风险术语
- R22:吞咽有害。
- R36/38: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
- R41:对眼睛有严重损害的风险。
急救措施
- 吸入:迅速将受害者转移到新鲜空气中,保持呼吸通畅。如呼吸困难,输氧;如停止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寻求医疗援助。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至少15分钟。如有烧伤或其他严重反应,立即就医。
- 眼睛接触:用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如感到疼痛或视力模糊,立即就医。
- 吞咽:不要催吐。立即用水漱口,喝少量水稀释,并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消防措施
- 灭火剂适用性:使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或喷雾水灭火。
- 特殊危险性:燃烧时可能释放出有毒烟雾。
- 消防员防护: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和全身防护服。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穿戴防护装备,包括防化服、防护眼镜和呼吸防护设备。
- 环境清理:隔离泄漏区域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使用吸附剂或不燃性分散剂收集泄漏物,并将其放入适当的容器中,按照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废弃处置
- 处置方法:根据当地法规将废弃物质交给合格的废物处理公司处理。确保包装完好并标识清晰。
安全数据表 (SDS)
安全数据表应包含上述所有信息,并详细列出以下内容:
-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包括产品名称、制造商和紧急联络电话。
- 危害识别:简要说明物质的主要危害。
- 成分/构成信息:列出所有成分及其比例。
- 急救措施:详细说明急救步骤。
- 消防措施:具体灭火方法和注意事项。
- 泄漏应急处理:详细的泄漏处理步骤和防范措施。
- 操作处置与储存:安全操作和储存条件。
-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推荐的防护措施和设备。
- 理化性质:物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 稳定性和反应性:描述物质的稳定性和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性。
- 毒理学信息:急性和慢性毒性效应。
- 生态学信息:对环境的影响。
- 废弃处置:废物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 运输信息:运输规定和要求。
- 法规信息:相关法规和标准。
- 其他信息:其他需要告知的信息。
1. 外观:氯乙酸钠应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异味,无异物。
2. 纯度:纯度是衡量氯乙酸钠中有效成分含量的重要指标。高纯度的氯乙酸钠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效果。纯度通常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或其他分析技术进行测定。
3. pH值:氯乙酸钠溶液的pH值应在特定范围内,如4.5至6.5,以确保其稳定性和有效性。pH值的测定可以通过酸碱滴定法进行。
4. 干燥失重:干燥失重是指氯乙酸钠在规定条件下干燥后所减少的重量百分比,用于评估样品中的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干燥失重通常不应超过一定限度,如1.0%。
5. 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如铅、汞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氯乙酸钠中的重金属含量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可以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
6. 砷盐含量:砷盐是一种有毒物质,氯乙酸钠中的砷盐含量也应严格控制。砷盐含量的测定可以通过银二卡氏法或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
7. 氯化物含量:氯化物是氯乙酸钠合成过程中可能引入的杂质之一,其含量也应进行控制。氯化物含量的测定可以通过离子色谱法或比色法进行。
8. 硫酸盐含量:硫酸盐也是氯乙酸钠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之一,其含量同样需要控制。硫酸盐含量的测定可以通过重量法或离子色谱法进行。
9. 炽灼残渣:炽灼残渣是指在高温下加热后残留下来的无机物质总量,可以反映氯乙酸钠中的无机杂质含量。炽灼残渣的测定可以通过高温炉灼烧法进行。
10. 含量均匀度:对于氯乙酸钠制剂而言,含量均匀度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它反映了药物在制剂中分布的均匀程度。含量均匀度的测定可以通过取样分析法进行。
11. 微生物限度:微生物限度检查是确保氯乙酸钠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未被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手段。通常需要检查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以及特定致病菌等。
12. 化学稳定性:氯乙酸钠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或变质。化学稳定性可以通过加速试验、长期试验等方法进行评估。
13. 物理稳定性:氯乙酸钠的物理稳定性包括溶解度、晶型、粒度分布等方面。这些物理性质的稳定对于保证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至关重要。物理稳定性的评估可以通过溶解度测定、X射线衍射分析、激光粒度分析等方法进行。
14. 生物学安全性:氯乙酸钠作为一种化学物质,其生物学安全性也是不可忽视的质量指标。这包括细胞毒性、遗传毒性、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等多方面的研究。生物学安全性的评价通常需要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动物实验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