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试剂优势供应上万种化学试剂产品,欢迎各位新老客户咨询、选购!
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A15353-100g | 3-羟基丁酸钠 | ≥98.0% | 100g | 99.00 | 99.00 |
|
|
A15353-500g | 3-羟基丁酸钠 | ≥98.0% | 500g | 319.00 | 319.00 |
|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采购询价
1. 物理性质
- 外观:3-羟基丁酸钠通常以白色结晶性粉末的形式存在。
- 溶解性:它在水中极易溶解,在乙醇中可溶,但在乙醚或氯仿中不溶。这种良好的溶解性使其在生物和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 熔点:该化合物的熔点为145-146 ℃,这意味着它在较高温度下才会从固态转变为液态。
- 沸点:其沸点为295.6 ℃,这表明3-羟基丁酸钠在高温下稳定。
- 闪点:闪点为146.8 ℃,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它会迅速蒸发并可能燃烧。
2. 化学性质
- 官能团反应:3-羟基丁酸钠含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羧酸盐基团,这使得它能够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如酯化、氧化和还原反应。
- 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3-羟基丁酸钠是稳定的,不易分解。然而,在极端条件下,如强酸或强碱环境中,其化学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
- 酸碱性:作为一种钠盐,3-羟基丁酸钠在水溶液中呈弱碱性,这是由于羧酸盐基团的水解作用。
- 络合能力:3-羟基丁酸钠中的羟基和羧酸盐基团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这一特性在工业应用中有重要价值。
3. 生物学性质
- 药理作用:3-羟基丁酸钠在体内可以作为能量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参与酮体生成和能量供应。此外,它还具有镇静和催眠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和焦虑症状。
- 代谢途径:在人体内,3-羟基丁酸钠主要通过β-氧化途径进行代谢,最终转化为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
- 毒性:一般来说,3-羟基丁酸钠的毒性较低,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剂量和给药方式,以避免不良反应的
GHS分类
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3-羟基丁酸钠通常被归类为以下类别:
1. 健康危害类别:
- 皮肤腐蚀/刺激: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应。
- 严重眼损伤:可能对眼睛造成严重刺激或损伤。
2. 环境危害类别:
- 无特定环境危害分类。
安全术语
根据GHS,3-羟基丁酸钠的安全术语包括:
1. 象形图:感叹号图案表示具有特定的危险特性。
2. 警示词:无特定警示词。
3. 危险说明:
- H315:造成皮肤刺激。
- 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
- H335: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风险术语
与安全术语相对应的风险术语包括:
1. 风险短语:R36/38: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可能引起严重的不可逆损伤。
急救措施
在处理3-羟基丁酸钠时,如果发生意外情况,应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 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如有必要进行输氧。
2.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3. 眼睛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迅速就医。
4. 食入: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并将容器或包装物交给医生。
消防措施
针对3-羟基丁酸钠的火灾应急措施如下:
1. 灭火剂:使用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进行灭火。
2. 特殊危险性:无特定数据,但应避免火源接触。
3.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泄漏应急处理
在处理3-羟基丁酸钠泄漏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 个人防护:建议应急处理人员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和防酸碱工作服。
2. 环境保护:避免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或地下室,防止环境污染。
3. 清理方法:对于少量泄漏,可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并转移到安全场所。对于大量泄漏,可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废弃处置
3-羟基丁酸钠的废弃处置方法如下:
1. 废弃处置方法:建议按照当地法规要求进行处理,一般采用焚烧法或填埋法。
2.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安全数据表(SDS)
3-羟基丁酸钠的安全数据表提供了详细的安全信息,包括: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包含产品名称、CAS号、分子式等信息。
2. 危险性概述:描述化学品的危险性和防范措施。
3. 成分/组成信息:列出化学品的所有成分及其浓度。
4. 急救措施:详细说明不同情况下的急救措施。
5. 消防措施:提供灭火剂选择和灭火注意事项。
6. 泄漏应急处理:指导如何处理化学品泄漏。
7. 操作处置与储存:提供操作和储存化学品的建议。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建议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
9. 理化性质:列出化学品的物理化学性质。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描述化学品的稳定性和反应性。
11. 毒理学信息:提供有关毒性的信息。
12. 生态学信息:描述对环境的影响。
13. 废弃处置:提供废弃处置方法和注意事项。
14. 运输信息:提供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5. 法规信息:列出适用的法律法规。
16. 其他信息:提供其他必要的安全信息。
一、化学纯度
1. 总纯度
- 要求: ≥98.5%
- 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重要性: 确保产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直接影响其应用效果。
2. 杂质含量
- 要求: ≤1.0%
- 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GC)或液相色谱法(LC)
- 重要性: 控制杂质在安全范围内,防止对最终产品性能和安全性的影响。
3. 水分含量
- 要求: ≤0.5%
- 检测方法: 卡尔费休滴定法(Karl Fischer Titration)
- 重要性: 高水分含量可能导致产品降解或微生物污染。
二、物理性质
1. 外观
- 要求: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 检测方法: 目视检查
- 重要性: 外观是初步判断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客户第一印象。
2. 比旋光度
- 要求: [α]²⁰_D = +/- 0.5°
- 检测方法: 旋光仪
- 重要性: 比旋光度反映光学异构体的纯度,影响产品的活性。
三、生物学指标
1. 微生物限度
- 要求: 细菌总数 ≤1000 CFU/g,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100 CFU/g,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 检测方法: 微生物培养法
- 重要性: 确保产品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未受到微生物污染。
2. 内毒素含量
- 要求: ≤5 EU/mg
- 检测方法: 凝胶法或光度法
- 重要性: 内毒素是致热源,必须严格控制,特别是在注射用药物中。
四、重金属和有害物质
1. 重金属总量
- 要求: ≤10 ppm
- 检测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重要性: 重金属可能对人体有害,需严格控制其含量。
2. 砷盐
- 要求: ≤1 ppm
- 检测方法: 银二乙基二硫代卡巴胺比色法
- 重要性: 砷盐具有毒性,必须严格限制其存在。
五、包装和储存
1. 包装材料
- 要求: 符合国家药品包装材料标准
- 检测方法: 依据相关药典规定进行测试
- 重要性: 确保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与产品发生反应。
2. 储存条件
- 要求: 避光、密封保存,温度控制在15-25℃
- 检测方法: 通过稳定性试验验证储存条件
- 重要性: 适当的储存条件延长产品的有效期,保持其稳定性和活性。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