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A10956-100g | 对氯间二甲酚 | ≥99.0% | 100g | 89.00 | 89.00 |
|
|
A10956-500g | 对氯间二甲酚 | ≥99.0% | 500g | 319.00 | 319.00 |
|
危险属性
化学性质
质量标准
MSDS
采购询价
1. GHS分类
- 健康危害(GHS 02):急性口服毒性类别4。
-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2. 安全术语
- S24:避免与皮肤接触。
- S37:使用适当的防护手套。
- S39:如溢漏或起火,使用任何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
3. 风险术语
- R22:吞食有害。
- R36/38:刺激眼睛和皮肤。
- R43: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4. 急救措施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5. 消防措施
- 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 特殊危险性:无资料报道。燃烧后可产生刺激性、有毒或腐蚀性的气体。
- 保护消防人员的防护装备:穿戴全套防护服(包括靴子、手套、头盔、面罩)。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避免吸入粉尘和气雾,佩戴适当的PPE。
- 环境清理:隔离泄漏区域并限制进入。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收集泄漏物并进行安全处置。小量泄漏时,用惰性物质吸收泄漏物。大量泄漏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容器内进行回收或无害化处理。
7. 废弃处置
- 物理化学处理:建议在具备适当资质和设备的废物处理设施中进行处置。
- 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确保废物处理符合环保要求。
8. 安全数据表(SDS)
- 概述:对氯间二甲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抗菌活性,广泛应用于消毒和个人护理用品中。
- 理化性质:白色到类白色针状结晶,有微弱酚的气味,溶于醇、醚、聚二醇等有机溶剂和强碱水溶液。
- 稳定性:通常储存条件下稳定,避免与强氧化剂和强酸接触。
- 健康危害:急性口服和注射剂量表明其具有一定毒性,可引起食管灼伤、中毒性肠炎、肠菌群失调等。
- 环境影响:对鱼类剧毒,对淡水无脊椎动物中等毒性,对鸟类基本无毒。
- 防护措施:使用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 事故响应:发生泄漏或火灾时,按照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理,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
基本性质
1. 分子式:C8H9ClO
2. 分子量:156.61
3. CAS号:88-04-0
4. EINECS号:201-793-8
5. 密度:0.67 g/cm³
6. 熔点:114-116℃
7. 沸点:246℃
8. 闪点:132℃
9. 外观:从苯中结晶者为白色针状晶体,有挥发性,有酚气味
10. 蒸汽压:0.467×10³Pa(100℃)、0.933×10³Pa(113℃)
溶解度
- 水(25℃时0.025、50℃时0.044、80℃时0.278)
- 1mol/L NaOH溶液(25℃时8.83、50℃时10.67、80℃时19.15)
- 异丙醇(25℃时50.0)
- 苯(25℃时6.1)
- 丙三醇(25℃时1.5)
- 石油溶剂(25℃时0.7)
性能特点
1. 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及霉菌具有非常好的杀灭效果。
2. 稳定性:在通常的储存条件下有很好的稳定性,不会失活。
3. 溶解性:20℃水溶液中溶解度为0.03%重量/体积;20℃95%乙醇中溶解度为50%重量/体积;溶于聚乙二醇,烯醇,烯烃,苯,醚,不挥发性油和强碱水溶液。
4. 安全性:急性口服剂量LD50≥3g/kg(白鼠);急性注射剂量LD50≥2g/kg(白鼠)。
应用领域
1. 医院和普通药用:用于患者手术前的皮肤消毒、医用设备的灭菌、设备和硬物表面的日常清洁等。
2. 家用和日用杀菌:皮肤伤口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普通的消毒剂和洗涤消毒剂、杀菌皂和个人卫生护理洗手液、香波(特别是具有去头屑功能的产品)。
3. 工业用:作为杀真菌剂添加在涂料、胶水和粘和剂、皮革处理、纺织品整理以及后处理中。
副作用与禁忌
对氯间二甲基苯酚一般具有中等到低毒性,但会引起严重的眼部刺激,通过呼吸渠道摄入具有低毒,此外还会引起轻微的皮肤刺激。在环境中,对氯间二甲基苯酚的毒性根据物种的不同而不同,对鸟类基本无毒,对淡水无脊椎动物有中等毒性,对鱼类则有剧毒。
配伍禁忌方面,对氯间二甲苯酚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甲基纤维素有配伍
1. 纯度
- 定义:对氯间二甲酚的纯度是指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百分比。高纯度意味着产品中活性成分的比例较高,从而在使用时能提供更强的抗菌效果。
- 检测方法: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来测定样品中的对氯间二甲酚含量。
2. 杂质含量
- 定义:杂质包括生产过程中未反应完全的原料、副产物以及可能引入的污染物。对氯间二甲酚中的杂质需要严格控制,以防止影响其抗菌性能和安全性。
- 具体指标:如四氯乙烯的含量应不超过0.25%,水分含量应不超过0.2%。
3. 物理性质
- 熔点:对氯间二甲酚的熔点应在114℃至116℃之间,这是评估其纯度和一致性的重要指标。
- 溶解性:在20℃时,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3%重量/体积,在95%乙醇中为50%重量/体积。这些数据有助于确定其在各种溶剂中的适用性。
4. 化学稳定性
- 定义:化学稳定性指对氯间二甲酚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能力。高稳定性意味着其在常温下不易分解,能够长期有效。
- 评估方法:通过加速老化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来评估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
5. 安全性
- 急性毒性:对氯间二甲酚的急性口服剂量LD50应大于3g/kg(白鼠),急性注射剂量LD50应大于2g/kg(白鼠)。这些数据反映了其在一定剂量下的安全性。
- 副作用:尽管对氯间二甲酚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它可能导致食管及胃肠粘膜细胞坏死、脱落,出现食道灼伤、胃肠道粘膜脱落及中毒性肠炎等。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