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A10395-1g | 4-溴-1-氟-2-硝基苯 | ≥98.0% | 1g | 44.00 | 44.00 |
|
|
A10395-5g | 4-溴-1-氟-2-硝基苯 | ≥98.0% | 5g | 89.00 | 89.00 |
|
|
A10395-25g | 4-溴-1-氟-2-硝基苯 | ≥98.0% | 25g | 179.00 | 179.00 |
|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采购询价
问答
一、基本物理性质
1. 熔点和沸点:4-溴-1-氟-2-硝基苯的熔点在18-19°C左右(另有资料指出其熔点为83-86°C,可能因测量条件或纯度不同而有所差异),沸点在240-241°C(760 mmHg)。
2. 密度:该化合物的密度大约为1.786 g/mL(25°C时)。
3. 折射率:其折光率为n20/D 1.575。
二、化学反应性
1. 亲核取代反应:由于苯环上连有强吸电子基团硝基(-NO2),使得苯环上的π电子云密度降低,从而增强了苯环的缺电子性。这使得苯环容易受到亲核试剂的进攻,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常见的亲核试剂包括氨基(NH2)、羟基(OH)、巯基(SH)等,它们可以分别与4-溴-1-氟-2-硝基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相应的取代产物。
2. 消除反应:在适当的条件下,4-溴-1-氟-2-硝基苯可以发生消除反应,失去溴化氢(HBr)或氟化氢(HF)等小分子,生成相应的消除产物。这种反应通常需要较高的温度或催化剂的存在。
3. 加成反应:在某些条件下,4-溴-1-氟-2-硝基苯也可以与某些试剂发生加成反应,如与氢气(H2)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加成产物。
4. 氧化还原反应:由于苯环上连有硝基这一强氧化性基团,4-溴-1-氟-2-硝基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例如,在还原剂的作用下,硝基可以被还原为氨基或其他含氮基团。
5. 与其他化学物质的反应性:4-溴-1-氟-2-硝基苯可以与多种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包括但不限于金属盐类(如铜粉)、有机胺类、醇类等。这些反应的具体类型和产物取决于反应条件和试剂的选择。
三、安全与环境影响
1. 毒性与刺激性:4-溴-1-氟-2-硝基苯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可能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造成刺激或伤害。因此,在处理和使用该化合物时,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2. 环境影响:该化合物若未经妥善处理就排放到环境中,可能对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因此,在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环保法规和标准。
四、其他化学性质
1. 稳定性:4-溴-1-氟-2-硝基苯在常温常压下相对稳定,但仍需避免与强氧化剂、强酸等物质接触以免发生危险反应。
2. 溶解性:该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可能较低,但在有机溶剂中如乙醇、乙醚、丙酮等中有较好的溶解性。
3. 波谱特性: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红外光谱(IR)等分析手段可以确定4-溴-1-氟-2-硝基苯的结构和官能团信息。
一、GHS分类
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4-溴-1-氟-2-硝基苯属于以下类别:
1. 健康危害:
- H315:引起严重眼睛刺激。
- H317:吸入、皮肤接触和吞咽有害。
- H318:对呼吸道造成严重刺激。
2. 环境危害:
- 无特定环境危害的类别。
二、安全术语
1. 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
2. S36/37:穿戴合适的防护服、手套并使用防护眼镜或面罩。
3. R36/37/38: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三、风险术语
1. Xn:有害物质。
2. R20/21/22:吸入、皮肤接触和不慎吞咽有害。
3. R36/37/38: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四、急救措施
1. 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如有必要进行人工呼吸。
2.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的水清洗。
3.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4. 食入: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用水漱口并就医。
五、消防措施
1. 使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剂。
2. 消防人员需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和全身消防服。
六、泄漏应急处理
1. 个人防护:避免吸入蒸气,穿戴防静电服及橡胶耐油手套。
2. 环境保护:防止进入下水道,隔离污染区域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七、废弃处置
1. 废弃方法: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处置,确保废弃物不对环境造成影响。
2. 包装要求:确保废弃物包装完好,标识清晰。
八、安全数据表(Safety Data Sheet, SDS)
1. 内容:SDS应包含化学品的理化特性、毒性信息、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与储存、接触控制和个人防护等内容。
2. 获取途径:通常由生产商或供应商提供,也可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数据库。
九、废弃处置
1. 物理化学性质:
- 密度:1.786 g/mL(25°C)。
- 熔点:18-19°C。
- 沸点:240-241°C(常压)。
- 闪点:109.5°C。
- 折射率:1.575-1.786。
2. 环境影响:该物质可能对环境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处理和储存时需特别注意,遵循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
一、物理性质
1. 熔点:熔点为83-86°C。这一指标反映了该化合物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范围,是判断其纯度的重要依据之一。
2. 沸点:沸点约为263.2°C(760 mmHg),这一性质与物质的挥发性和热稳定性有关。
3. 密度:密度约为1.8 g/cm³。这一指标有助于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对物料进行准确计量。
4. 闪点:闪点为113°C,这一指标对于评估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至关重要。
5. 折射率:折射率(nD²⁰)为约1.574,这一光学性质有时用于鉴定和质量控制。
二、化学性质
1. 分子量:分子量为219.996,这一指标与分子结构和元素组成直接相关。
2. 分子式:分子式为C₆H₃BrFNO₂,明确了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数量比。
3. CAS号:CAS号为321-23-3,这是化学物质的唯一标识符,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识别和交流。
4. PSA(极性表面积):PSA值为45.82000,这一指标与分子间作用力和溶解性有关。
5. LogP(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值为2.28,表明该化合物在脂溶性和水溶性之间的平衡倾向。
三、安全与环境标准
1. 急性毒性:急性毒性数据包括经口、皮肤接触和吸入的毒性等级,这些信息对于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响应措施至关重要。
2. 生态毒性:生态毒性数据涉及对水生生物、陆生植物和微生物的影响,有助于评估该化合物对环境的潜在危害。
3. 废弃物处理:根据当地环境保护法规,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质量检测方法
1. 气相色谱法:使用气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以确定其纯度和杂质含量。
2. 液相色谱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进一步分析样品中的复杂成分,特别是对于那些难以用气相色谱法分离的物质。
3. 质谱法:利用质谱仪对样品进行分子量和结构的确认,确保目标化合物的准确性。
4. 核磁共振波谱法:通过NMR技术获取分子结构信息,进一步验证样品的纯度和结构完整性。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