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试剂优势供应上万种化学试剂产品,欢迎各位新老客户咨询、选购!
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A33834-20mg | 次乌碱 | ≥98.0% | 20mg | 6390.00 | 6390.00 |
|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化学性质
MSDS
采购询价
1. GHS分类:
- 次乌碱的具体GHS分类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法规而异,但通常化学品会根据其物理危害(如易燃性)、健康危害(如毒性)和环境危害进行分类。次乌碱可能属于特定的毒性类别或对环境有害的类别,具体需参考最新的化学品数据库或相关法规。
2. 安全术语与风险术语:
- 安全术语通常用于描述化学品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而风险术语则强调潜在的危害。对于次乌碱,可能的安全术语包括但不限于“避免吸入”、“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等。风险术语可能包括“有毒”、“对环境有害”等,具体取决于其化学性质和潜在危害。
3.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但注意某些物质可能禁止催吐),就医。
4.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根据次乌碱的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灭火介质,如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 特殊注意事项:在灭火过程中,可能需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备。
5.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根据泄漏量和个人情况,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 环境保护: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环境敏感区域。
- 清理方法:使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收集和处理泄漏物,避免二次污染。
6. 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次乌碱及其废弃物可能具有毒性或其他危害,需按照危险废物处理。
- 处置方法:建议联系专业的废弃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理,确保符合当地环保法规。
7. 安全数据表(SDS):
- SDS是关于化学品的重要安全信息文件,包括理化特性、危害信息、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理化特性、稳定性和反应性、毒理学资料、生态学资料、废弃处置、运输信息、法规信息等内容。
- 对于次乌碱,具体的SDS应由生产商或供应商提供,并包含上述所有相关信息。用户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并遵循SDS中的指导。
1. 含量测定:
- 高效液相色谱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通过特定的色谱条件和系统适用性试验,对次乌头碱的含量进行精确测定。例如,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和一定浓度的冰醋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 pH 值)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通常为 235nm。理论板数按新乌头碱峰计算应不低于 2000。
- 标准曲线法:制备对照提取物溶液,并精密量取不同体积的对照提取物溶液稀释至不同浓度,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对照提取物中相当于次乌头碱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色谱峰的峰面积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然后对待测样品进行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次乌头碱的含量。
2. 理化性质检查:
- 外观与性状:次乌头碱是无色结晶固体,具有苦味。对其外观、颜色、形状等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规定的标准。
- 熔点与沸点:次乌头碱的熔点在 197 - 198℃,沸点为 671.3±55.0℃。通过测定其熔点和沸点,可以初步判断其纯度和质量。
- 密度与折射率:次乌头碱的密度为 1.35±0.1g/cm³(预测),折射率为 1.607。这些物理参数也可以作为质量评价的参考。
- 酸度系数:次乌头碱的酸度系数为 12.21±0.70(预测),对于了解其化学性质和稳定性有一定的帮助。
3. 安全性与杂质检查:
- 毒性检查:由于次乌头碱属于毒性较强的物质,需要进行严格的毒性检查,确保其使用安全。
- 杂质检查:检查次乌头碱中的杂质含量,如残茎、水分、总灰分等。例如,杂质(残茎)不得过 5%,水分不得过 12.0%,总灰分不得过 6.0%。这些杂质的含量会影响次乌头碱的质量和药效。
4. 包装与储存:
- 包装:次乌头碱的包装应密封,避免受潮、受热、受光等影响。常见的包装规格有 10mg、25mg、50mg、100mg 等。
- 储存:应将次乌头碱远离火源、高温和有机溶剂等易燃物质,储存在通风良好、干燥的环境中。
1. 基本信息
- 分子式:C33H45NO10
- 分子量:615.71
- CAS号:6900-87-4
- 中文别名:次乌碱、次乌头碱、高乌头碱、海帕乌头碱、含下乌头碱、次乌头碱(标准品)、次乌头碱(次乌碱)
- 英文别名:Hypaconitine、Japaconitine C、Japaconitine B1、Japaconitine C1、Hypaconitine from 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
2. 物理化学性质
- 性状:白色柱状结晶。
- 熔点:158~186℃(甲醇),185~186℃。也有资料指出其熔点为197~198℃。
- 沸点:671.3°C at 760 mmHg。
- 密度:1.35 g/cm³。
- 折射率:1.607。
- 闪点:359.8℃。
- 蒸汽压:6.18E-19mmHg at 25°C。
- 酸度系数:pKa = 12.21±0.70。
- 溶解性:溶于无水乙醇、乙醚和水,微溶于石油醚。
3. 毒性与安全性
- 次乌头碱属于剧毒物质,主要使迷走神经兴奋,对周围神经损害,中毒症状以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症状。
- 急性毒性:口服-小鼠LD50: 5.8 毫克/公斤;腹腔-小鼠LD50: 1.10 毫克/公斤。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0.166mg/kg。
- 危险品运输编号:1544。
- Hazard Class:6.1(a)。
- Packing Group:I。
4. 用途与来源
- 次乌头碱存在于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及野生种)(Aconitum carmaicha-eli. Debx.),短柄乌头(A.brachypodum Diels),黄花乌头[A.corearium(Levl.)Raipaics]的块根中。
- 具有抗炎作用,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如癫痫、帕金森病等。
5. 储存与操作注意事项
- 库房低温,通风,干燥;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次乌头碱的环境中,尽量保持通风良好。在使用或处理次乌头碱时,应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 存储时应将次乌头碱远离火源、高温和有机溶剂等易燃物质。如出现中毒症状或意外事故,应立即就医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